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

ID:9744958

大小:6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7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_第1页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_第2页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_第3页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_第4页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  中国开办具有近代意义的小学始于清末,第一所近代公立小学据吴研因和翁之达考证为1897年在上海建立的南洋公学外院。之后两年,各地小学相继产生。由于此时尚无全国统一之学制,各地小学课程多根据实际教学而设。例如,无锡三等学堂的蒙学读本为俞氏等锐意编著,随编随教,以实地实验其合用与否。对于各地学堂课程不统一的情况,四川学政吴郁生指出:不示以一定之课程,教者以意为教,学者以意为学,各省分歧而不能合,中西杂糯而无所专,是有学堂之名而无其实也。在此情势下,《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应运而出,小学课程有了统一标准。

2、中国仿照日本学制,也将小学设置为两等,即初等小学堂(日本称为寻常小学)和高等小学堂。虽同属小学堂,但初小与高小却分属不同教育阶段,并且初小学生数量远远多于高小,是政府对国民普及新式教育的主力,其课程影响力也最大。和其他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或单向削减不同,初等小学课程中的历史、地理与格致科在清末民初短短20年内,先后经历了从建设到删减到再次回归的历史循环。较其他学科而言,初小三科课程的历史变迁,更能反映外国经验、本国情势与教育原理等因素在中国新式教育起步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浅析清末明初初等小学课程的变迁  中国开办具有近代意义的小学始于清末,

3、第一所近代公立小学据吴研因和翁之达考证为1897年在上海建立的南洋公学外院。之后两年,各地小学相继产生。由于此时尚无全国统一之学制,各地小学课程多根据实际教学而设。例如,无锡三等学堂的蒙学读本为俞氏等锐意编著,随编随教,以实地实验其合用与否。对于各地学堂课程不统一的情况,四川学政吴郁生指出:不示以一定之课程,教者以意为教,学者以意为学,各省分歧而不能合,中西杂糯而无所专,是有学堂之名而无其实也。在此情势下,《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应运而出,小学课程有了统一标准。中国仿照日本学制,也将小学设置为两等,即初等小学堂(日本称为寻常小学)

4、和高等小学堂。虽同属小学堂,但初小与高小却分属不同教育阶段,并且初小学生数量远远多于高小,是政府对国民普及新式教育的主力,其课程影响力也最大。和其他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或单向削减不同,初等小学课程中的历史、地理与格致科在清末民初短短20年内,先后经历了从建设到删减到再次回归的历史循环。较其他学科而言,初小三科课程的历史变迁,更能反映外国经验、本国情势与教育原理等因素在中国新式教育起步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现有研究中,涉及初等小学三科变化的有如下数端:民国学者周华在论著中对初等小学历史、地理与格致科在各学制中分量的变化略有提及,[7]但并未进行

5、深度挖掘;陈侠认为,学部1909年修订之初等学堂章程与国民政府1915年制定之《国民学校令》中,规定初等小学不含历史、地理与格致科是科目设置不完备的表现;台湾学者杨家玲介绍了晚清政府颁布统一学制和课程之前,民间童蒙刊物《蒙学报》和《启蒙画报》对推动舆地、格致等新式学科纳入小学课程体系做出的贡献;《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一文认为民国初年初等小学不设理科,相对于晚清设置格致科来说是一个倒退;《初等教育》一书对1904-1928年初等小学自然研究和史地科目的分量变化进行了点评,但并未过多着墨其变化原因及影响。综上可知,学界对此问题关注尚

6、浅,且较少有实证研究。  一、差强人意:初等小学三科的最初实践  甲午战败,激励了清政府革新教育的决心。而出洋考察学务尤以日本为利,故其学制对中国影响颇大,日本寻常小学的学科教授也成为中国初等小学课程设置的蓝本。1898年,姚锡光在呈进给张之洞的查看日本学校大概情形手折中介绍,日本寻常小学堂功课为伦理、本国文字、习字、地理略图、浅易算术、本国历史及植物、动物诸名物。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葬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最终规定:教授科目凡八:一、修身,二、读经讲经,三、中国文学,四、算术,五、历史,六、地理,七、格致,八、体操。除读经讲经一科为结合

7、本国实际而设之外,其余均与日本学制相同。在初等小学设置历史、地理与格致科,应该说是效仿日本学制的结果。考虑到部分地区乡民贫瘠,师儒缺少,张之洞等人在起草章程时还专门做了补充规定,允其可将修身、读经合为一科,于历史、地理格致科中择其一以教之。此种科目设置之法被称作简易科,专为便于贫家儿童不能谋上等生业者而设。不难看出,章程制定者认为三科设置齐全本是初等小学应有之义,但由于地区师资与入学者经济条件的限制,特设简易科以为缓进之策。  在张之洞等人看来,章程中规定的各门课程均有其合理}h}}既仿照外国办法,亦体察中国情形,教诸外国学堂课程减省已多,

8、加之每日所占时刻有限,实不得谓为繁难。此外,初等小学设置三科也与其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当时《学务纲要》规定初等小学堂与家庭教育和蒙养院皆为基础教育,意在使全国之民,无论贫富贵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