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ID:9745258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07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第1页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第2页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第3页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第4页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摘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目标”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割,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本文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了全面的认识和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既然认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那么富强、民主、文明是否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呢?笔者认为,当然也是。本质属性和本质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属性是本质派生的,是本质的反映,离开本质就谈不上本质属性;本质只能是一个,或一个系统的相互连贯的体系,而本质属性可以有若干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派生的,它们从不同层面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下面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谈谈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过程。    共同富裕    这是从经济层面

3、讲的。世界上的富裕有两种,一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少数人的富裕,多数人贫困,社会两极分化;另一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的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早在1880年,被马克思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在预测未来社会的特征时就曾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在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但它确实是出现了。”[1]这里说的“富足”是“一切社会

4、成员”的富足,也就是共同富裕。当然,恩格斯讲得很有分寸,说这只是一种“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而以前就没有这种可能。由此可见,共同富裕并不是我们的创造,是老祖宗的思想。列宁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他在十月革命以后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2]“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也是共同富裕的意思。  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很长一个时期,流行着一种“怕富”的观念和思潮。前苏联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社会上和党内都有一部

5、分人担心人们富起来,革命会失去依靠对象,因为过去是依靠穷人干革命的。斯大林在1934年联共(布)十七大的报告中,批判了这种错误观念。他指出,如果我们不是要使我国人民过美满生活,那就用不着在1917年推翻资本主义,在好多年中建设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文明的生活。如果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贫困的基础上,在缩减个人需要和把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到穷人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建成,那就愚蠢了。何况穷人自己也不愿意再做穷人,而是力求过富裕生活的。谁需要这种所谓的社会主义呢?这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的讽刺。斯大林进一步指

6、出:“社会主义只有在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在产品和商品十分丰富的基础上,在劳动者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在文化水平急速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建成。”[3]没有这四个“基础”,建成社会主义就是一句空话。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也出现了怕富思潮,主要是从反修防修角度,怕富了出修正主义,那时有一个口号叫“穷则革命,富则变修”。人们都以穷为荣,以富为耻。更有甚者,他们竟荒谬地批判起“民富国强”的口号来。这就把穷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给社会主义抹黑,极大地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拨乱反正,给“富”恢复了名誉。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

7、是富民政策,我们要富国富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国家富强是人民富裕的保证,人民富裕是国家富强的基础。邓小平针对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的荒谬观点,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能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这就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是“穷”而是“富”,是共同富裕。    人民民主    这是从政治层面讲的。民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资本主义民主,它是少数人和剥削者的民主;一种是社会主义民主,它是多数人和劳动者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

8、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无产阶级革命将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