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

ID:9745948

大小:5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7

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_第1页
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_第2页
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_第3页
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_第4页
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自1536年英国颁布《济贫法》,经历了社会救助模式、社会保险模式、福利国家等阶段。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都面临着重新整合的挑战。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建立多层次的有机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关系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于“生存机会的分配从来都不是均衡的”,以及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因此,社会成员必须做一个最好的选择。哈耶克曾将自由社会的保障分为两种:第一是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的保障,即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某种最低需要;第二种是某种生活水准的保障。他认为应建立最低收入保障和特定收人保障这两种制度,但国家在这

2、种制度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提倡在对自由市场发展的同时,国家要对其负面影响加以调控,以谋求一种在经济与社会发展间的均衡。因此,社会保障的功能是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保证和促进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在根本上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失业、犯罪等社会问题。  (一)贫困问题。财富分配不公平是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虽然少数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大多数人富起来是一条社会发展的途径,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它不可避免地带来制度模式转换的代价——过程代价,即贫富分化。外来人口由于他们自身素质的缺陷、社会不平等的就业机会等,其中部分

3、人陷入贫困。在对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地区(以下简称柯桥)的调查中发现,外来人员的人口数量已超越了本地人口,这导致本地人口的生活压力骤增。由于各地生活成本不同,人口的移居虽然能使个别成员的生活得到改善,但整体上整个社会生活是否得到改变尚有疑问。  (二)失业问题。笔者在柯桥发现了几个问题:1、为数不少的外来打工人员认为现在工作不好找,有不公平对待的感觉;2、柯桥周边农村因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失土农民”,因本身素质等原因而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3、复员军人、知青因未能安置到较好的工作岗位或处于待岗状态而上访。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失业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技术进步造成的技术性失

4、业。2、劳动力相对过剩和隐性劳动力显性化。3、产业结构不合理。柯桥现以轻纺业为主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在市场竞争中随时面临着经济衰退等带来的无法自我消化的负面影响。4、制度模式不合理。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均等、不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等方面。  (三)犯罪问题。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柯桥的一些社会现象有:1、中国轻纺城中联托运市场较为混乱,一些不法商户采用违法犯罪手段争抢地盘,形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如俞明东、买买提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2、不法商人有向商会等社团组织渗透的现象。3、在外来人口聚居之地,时常发生违法犯罪事件。犯罪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对人的权利和情感的侵犯。犯罪

5、行为对社会的侵害,正是表现在使其他社会成员失去其生存或发展的空间,这是产生贫困、失业的根源。如果说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推动力和犯罪的活动范围的话,那么预防犯罪应该从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传播科学知识、褒扬美德、完善教育等入手,同时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犯罪的根源。  二、基础有机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曾说过:“良善生活就如我们心中所想象的,需要一套社会条件,而没有了它们就不会成功。”这种社会条件在一定意义上是制度模式,因此,应综合考虑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与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一)传统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一项制度的创设,总体上应该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人的意志

6、与需要。制度创设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连人的需要都不能满足的话,那么这项制度的意义何在呢?柯桥有的企业借转型之际将职工的养老保险等一下子推向社会,结果是社会保险账户形成了许多的空账。社会保障从企业本位向社会本位转换是不争事实,问题是一步到位式的选择能否切实满足社会对保障模式的需求呢?人在无法实现最基本的需求时,是无法实现自我的,更不必说实现社会的进步。另一误区是,认为只要有了制度模式,将所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归于一个部门即大功告成。其实在传统的各自形成的政府部门管理领域中,简单的集中并不能解决问题,倒是应该考虑如何发挥各部门之所长。  我国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仍

7、反映出不少的问题:1、公平与效率的政策取向有失偏颇。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片面地以一定程度公平的丧失来换取效率。基于社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价值取向的不平衡性及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目的性与客观制约性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以丧失公平为代价而向前推进。如城乡二元结构造就了城乡收入结构中城镇的“高福利”与农村的“负福利”的反差;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和人员流动造成了障碍;长期实施的“高就业低收入”的充分就业政策,导致企业过度储备劳动力,形成隐性失业问题。2、企业本位。国有企业负担了职工的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