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

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

ID:9748079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7

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_第1页
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_第2页
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_第3页
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对保险认知的十大常见误区  以下是人们对保险的一些非常普遍的认识误区,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保险,得到最合适的保证。  1、保险就是储蓄。正确的做法是短期使用的钱找银行储蓄、追求高回报的投资找证券公司,保险的最根本作用是:保障。保险还是要回到它的基本面,那就是让保险公司分担每个人未来生活中那些无法预知的风险。当然,保险作为金融产品,也是家庭理财的重要方式,长期持有,可以起到资产保值、遗产传承等作用,在拥有最基本的保障后,再考虑保险的其他功用  2、我现在年轻,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不需要买保险。不同的人生阶

2、段需要不同的保障,尽早购买一份适合自己的保险,因为年纪越轻费用越低,并且越容易被保险公司接受承保。身体健康才有资格买保险,保费也与年龄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况且,年轻人活动多、家庭责任大,正是需要保险来分散可能的风险。  3、风险太偶然,轮不到我。我们无法对生命作出预测,生与死的概率对每个人都是50%。当我们感慨世事无常生死由命的时候,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事外,而应该想一想如果自己有同样的遭遇会给自己和亲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4、我经济负担重,没有闲钱买保险。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有钱人只不过买得多罢了。现在一杯咖啡好几十,一场电

3、影好几十,要找买不起保险的人实在难,因为没有人喝不起咖啡看不起电影,只是没有哪个习惯而已。保险只要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每天也许只需几块、十几块,就能有效地分散人生的风险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二次伤害。  5、我已经买过保险了,不需要再买了。人一生中各个阶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阶段就需要不同的保险保障,就像不同的季节需要不同的衣服,一生只有一张保单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中国的保险刚刚起步,绝大多数人的已有的保险还根本满足不了现阶段的需要。据统计,北京人均保费3500/年,可是件均保额不足6万!也就是说北京人花钱买了保险,可是

4、真正出事的时候已经购买的保险却是无济于事!  6、人民币会贬值,将来这点保险费能值多少!货币贬值是世界的通病,人民币会贬值并不假,但是,买保险的钱会贬,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钱就不会贬吗?同样,没人会因为现在的钱值钱就吃光花光,总要留下一点去应付生活中的急难。事实上真正可怕的并非货币的贬值,而是我们身体的贬值和挣钱能力的贬值。也许货币还没贬值之前,风险就已经降临了,这个时候什么能帮我们渡过难关呢?只有保险!  7、孩子重要,先给孩子买保险。家庭的主要创收者、给家庭带来最多经济价值的那个人才是最应该买保险的人。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手段,

5、只要稍微想一想这样的经济补偿在家庭成员中的谁发生风险时是最急需的就不难明白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其实,保险是投保人对自己和家人,甚至更多是为家人准备的一份关爱和责任。  8、保险没用、卖保险的太讨厌,我不感兴趣!我们可以对保险不感兴趣,可是风险并不会因此对我们绕道而行。诚然,是有一些保险公司和其销售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性,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保险的理由。寻找负责、专业的寿险规划师,让他为你制作合适的保险方案,并且应该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专业的服务。  9、这个保险不值,因为将来拿回来的钱少!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人们将保险当做高回

6、报的投资渠道,过分强调收益,往往将此作为衡量保险的标准。其实,就保障型保险来说,应该看重的是它提供的保额是否能保证风险发生时家庭所需的足够的经济支援。要是注重收益,应该选择投资理财类型的保险,但别忘了一个前提:保障做足之后才能去考虑这类注重收益的产品。  10、单位福利很好,不需要再买保险。放眼世界,发达国家的单位福利、社会福利远比我们强,但居民却拥有更多的足商业保险。原因很简单:单位福利再好,那是受施于人,只有自己的保险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单位会换、福利会变,自己的保险却是不会变的。况且,现在单位提供的福利再好也就是医药费报销

7、全面一些,但对于更重大的人生风险—意外、死亡、残废、重大疾病等单位是不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援的。至今也没听说过哪个单位给员工的死亡或伤残提供几十万、上百万的经济补偿!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