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ID:97517

大小:187.2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6-21

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_第1页
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_第2页
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_第3页
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_第4页
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120B4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Determinationclopidolresidueinchickentissue-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method2011-03-16发布2011-04-16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369—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

2、所(安徽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蕾、张莉、刘红云、明文庆、蔡一杰、丁作坤、陶小平、钱志平、吴昊。IDB34/T1369—2011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残留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鸡肉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试样制备取有代表

3、性鸡肉样品切成小块,制成糜状后,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并标明标记,于-18℃以下冷冻保存。4原理试样中残留的氯羟吡啶用乙腈提取,经碱性氧化铝柱层析柱净化分离,再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1%三甲基氯硅烷(TMCS)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5试剂和溶液5.1除非另有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6682二级水的规定。5.2氯羟吡啶对照品:含氯羟吡啶≥98.0%。5.3标准储备液:精密称定氯羟吡啶对照品适量,用甲醇配制成100μg/mL标准储备液,4℃冰箱中保存,有效期6个月。5.4标

4、准工作液:精密量取适量氯羟吡啶储备液,用甲醇稀释为10、20、50、100、200、500ng/mL的标准工作液,4℃冰箱中保存,备用,有效期7天。5.5乙腈:色谱纯。5.6甲醇:色谱纯。5.7甲苯。5.8异丙醇。5.9硫酸钠:使用前需在马弗炉内550℃条件下煅烧4h,于干燥器中冷却,过100目筛后备用。5.10碱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层析柱的制备:采用具塞的玻璃柱(300mm×15mm),下端带G3砂芯板;先于柱中加适量乙腈,再加入约1cm高的硫酸钠,中间填充4cm高的碱性氧化铝层,然后在柱上端填充1cm高的硫酸钠)。1DB34/T136

5、9—20115.11衍生化试剂:N,O一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体积比为99:1。6仪器设备6.1气相色谱质谱仪。6.2旋转蒸发仪。6.3氮吹仪。6.4冷冻离心机。6.5振荡器。6.6涡旋混合器。6.7分析天平:感量0.0001g,0.001g。6.8鸡心瓶:50mL。6.9离心管:50mL。6.10超纯水器。7测定步骤7.1试样提取称取搅碎的鸡肉糜5g(精确到0.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l0mL乙腈,均质lmin,振荡30min。在4℃条件下以6000r/min离心10min,倾出上清液,沉淀物用10mL乙

6、腈再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加入5mL异丙醇,于旋转蒸发仪上50℃水浴蒸至近干,用5mL乙腈溶解。7.2试样净化用15mL乙腈活化碱性氧化铝层析柱后加入7.1项下样品液,待其自然流干后用10mL乙腈洗脱,收集洗脱液。7.3衍生化用氮气吹干7.2项下的洗脱液,加入100µL甲苯溶解残渣,再加入100µL衍生剂,密封后于80℃衍生60min。冷却后加800µL甲苯,混匀,上机分析。同时分别取5.3项下标准工作液系列各1ml用氮气吹干,加入甲苯和衍生剂各100µL,按试样同法操作。7.4气相条件色谱柱:DB-5MS柱,柱长30m,内径0.25mm,

7、膜厚0.25μm或性能相当的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20℃。升温程序:起始柱温100℃(保持1min),以30℃/min的速率升至200℃,再以5℃/min的速率升至205℃(保持1min),然后以25℃/min的速率升至280℃(保持3min)。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量:0.8mL/mi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1.0μL。7.5质谱条件2DB34/T1369—2011样品离子源:EI源。传输线温度:280℃。四极杆温度:170℃。离子源温度:230℃。选择离子收集模式,收集212,214,248和263m/z的4个碎片

8、离子。8定性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样品待测物质与标准品衍生物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5%。特征离子基峰丰度与标准品相差不大于20%。定量方法:以212,214,248和2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