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

ID:975453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7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_第1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_第2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_第3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们重视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将人口、资源和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与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和谐统一。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高校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并以自身的

2、先进性和科学性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的、鲜活的实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自觉地以可持续发展为实践的目标价值取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是各高校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高校是一个人群比较密集的区域,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相对多的场所。广大师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直接影响着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成效。从这个层面上讲,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要对广大师生进行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使广大师生自觉更新消费理念,构

3、建绿色消费模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消费价值观。因此,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绿色消费的价值取向,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构建高校节约型校园的现实路径选择。在生态文明的大视野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下,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本校所处区域、本校的生态环境现状,将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建设节约型校园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发挥节约型校园建设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示范推动作用,走出一条校园小区域生态治理与社会大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推进的新型生态建设路子。因此,建设生态节约型校园作为生态小区域治理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生

4、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鲜明的实践示范价值。二、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路径1、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节约型校园创建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创建生态节约型校园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用发展来推动创建工作,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创建核心理念,就是在创建生态节约型校园的过程中应该把师生、员工的实际需求和根本利益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相关措施的落实都应该首先考虑师生员工

5、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坚持用发展来推动创建工作,就是要把生态节约型校园的创建融合到学校、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中来,以有利于学校、社会的科学发展为目标,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推动创建工作。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在创建过程中统筹考虑创建与发展的关系、创建与管理的关系、师生员工期待与学校实际能力的关系、能耗降低与设备改造的关系、奖励与惩戒的关系等等,通盘考虑生态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做到科学创建、科学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指创建生态节约型校园应该放在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与学校的科研、教学、师生生活等各项工作相协调

6、,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创建工作本身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生态节约型校园执行机构,创建高校生态可持续发展教育机制没有执行的决策等于没有决策。在创建生态节约型校园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有一个协调各方的领导机构,同时还必须有一个能承担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般来说,协调各方的领导机构就是要建立创建生态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或委员会),通常由校长担任组长(或主任)、分管后勤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或副主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或委员)。同时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或者类似的能源管理部门)作为具体执行部门来承担具体工作。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创

7、建过程中的协调问题以及做好执行工作,防止出现只议不行、各自为政的现象,真正抓出创建成效来。另一方面,创建高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建立经常性的生态文明、环保、节约教育机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学校网络、报纸、课堂教育、会议、体验活动、社团主题活动、评奖评优、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形成一种支持创建、投身创建、促进创建的理念和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课堂(寝室、办公室)、进师生员工头脑、进校本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组织(比如学生会、环保社团等)积极性开展相关活动,倡议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推广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