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

ID:9762478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8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_第1页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_第2页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_第3页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_第4页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的研发合作摘要:本文通过对清华大学与BP公司之间研发合作的剖析,揭示了在跨国公司研发事业向全球拓展和大学与企业间合作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大学与跨国企业之间合作的多重含义及其可能。清华大学致力于跻身世界一流,而BP公司谋求开拓中国的市场。优势中的互补关系导致两者合作建立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开展能源战略方面的研究。清华大学与BP公司的合作,体现出中国大学在参与全球发展互动过程中,努力提升学科水平和拓展研究领域的战略意图;也蕴涵着跨国公司在追求新知识、完成市场布局并树立社会形象等方面的多维思考。关键词:清华大学BP研发合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

2、增长前所未有地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1]。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跨国公司对新知识的追求也出现了空前的热情。这种追求已不局限于研究与开发新应用技术,而且还向基础研究领域延伸,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社会主体延伸。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高校、政府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广泛建立起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而有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许多公司不仅把研发中心设到中国,而且还与中国的大学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的研发合作日益显示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03年7月22日,来华访问的英国首

3、相布莱尔到清华大学为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以下简称BP中心)的成立揭牌,使得清华大学与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Petroleum,以下简称BP公司)的研发合作成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合作潮流中的一个亮点。为什么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跨国公司需要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建立研发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是如何运作的?体现了双方何种意图?其运作结果是否达到了各自的目的?本文选择清华大学与BP公司的研发合作进行案例研究,目的是通过剖析清华大学与BP公司的研发合作来加深对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研发合作的一般认识。一、双方合作的背景BP公司与清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除了受全球普遍的产学合作趋势影响之外

4、,还有其独特的背景因素,这就是双方各自的战略考虑:清华大学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而BP公司寻求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江泽民在1998年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同年中央决定重点支持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学习和分析世界著名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并且明确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重要作用。2003年,清华大学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所大学及企业签订(续签)了校际协议。另有涉外科技合作项目177个,涉外项目合同总额1.48亿元人民币[2]。跨国公司与世界著名大学一起,成为清华大

5、学对外交流合作的两类主要对象。许多跨国公司如IBM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宝洁公司、日立公司等纷纷与清华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了合作关系。BP公司1998年合并Amoco之后,提出了加强上游石油和天然气业务、开发新能源和开发新市场并重的全球发展战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正是BP视野中的新市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1994年到2003年的十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78%[3]。有研究表明[4],我国的GDP与石油消费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按照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要求,我国的

6、石油需求量将年均增长4%~5%,而目前国内可开采的石油储量已无法满足增长的需求。例如2001年全国石油需求量为16亿桶,其中5亿桶依靠进口,占全年需求量的31.25%,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将继续增长[5]。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市场对于BP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清华大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其科研与教学实力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BP公司是全球能源行业的领袖,拥有强大的研发网络,并且与许多世界一流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与BP公司合作能够使清华大学获得一流的研发资源,加快清华走向世界的步伐。另一方面,BP公司作为外来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经过一个本地化

7、过程[6]。在这个本地化过程中,既要面对中国市场提出的实际技术问题,也要解决文化上融入中国社会的问题。清华大学在中国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实力并且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促进BP的本地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清华大学与BP公司存在着优势互补,具有建立强强合作并且达到双赢的可能。二、双方合作的内容在成立BP中心之前,清华大学与BP公司在高级执行官培训、能源环境技术和战略研究等领域已有几年时间的合作。2001年,为了整合和加强清华大学在能源软科学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