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

ID:976501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8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_第1页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_第2页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_第3页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_第4页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马克斯·韦伯(Maxi11,1806-1873)等人;第二代实证主义主要是马赫(ErnstMach,1838—1916)主义和实在主义以及实在主义在美国的变种—实用主义;第三代实证主义是本世纪20-3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实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严复是西方天赋人权论、进化论和实证主义三大近代思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除天赋人权论之外,如赫胥黎的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穆勒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等等,皆属于英国实证主义的思想体系,是第一代的实证主义。胡适受业于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JohnDee.B.Grider)说:“

2、当胡适接触到杜威的思想时,他自己的思想早已很牢固地形成了,而且是不容易被推翻的。他从范缜、司马光的不成熟的怀疑主义那里学到的东西,以及通过严复的译著对强调力量、能力的进取心的斯宾塞和赫青黎的了解,这两者在他的理性气质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大于后来他在杜威的实验主义中所发现的有关理性——环境冲突问题的精妙论述。”[10]格里德还说:“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儒学家的反应和实证主义者的反应又是十分接近的,并足以使从这个学说到那个学说的跳跃成为一件相当容易的事。”[11]这里提出了二个问题:第一、胡适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学和严复介绍的西方的进化论,而不是来源于杜威;第二、胡适在儒学

3、和西方两种实证主义之间“跳跃”,即从儒学走向实证主义并把二者结合起来。格里德以他敏锐的眼光所发表的见解是符合事实的。胡适治中国哲学史,把“经学”与“哲学”(玄学)二分,认为“经学与哲学,合之则两伤,分之则两受其益”。[12]从而扬经学抑哲学,崇实学而反玄学,这鲜明地表露了胡适以实用主义诠释中国哲学的意向及其思想中深含内藏的儒学情结。胡适把历史上如王充、范填、李觏、王安石、顾炎武、颜元、李恭等人的唯物主义哲学统称为实用主义,如说“李觏是实用主义家”,[13]“颜元主张一种彻底的实用主义”,[14]“清初的实用主义趋势,用颜李学派作代表”[15]等等。这样,胡适用二分法不

4、仅轻而易举地把儒家哲学分成玄学和实学两大块,也把历史上的一些大儒分成了形而上学家和实用主义家。这种二分的方法失之简约,但却为他把儒学与欧美实证主义接轨铺垫了通道。需要指出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它既是方法论,也是认识论和世界观。而胡适却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说杜威的实用主义“只是一种方法”,这样,他不但割裂了其师的思想体系,而且用二分法舍弃了杜威学说中的认识论和世界观价值,抹杀了它的意识形态意义,最后只剩下一个赤裸裸的“实验主义”的方法。“实验主义”在胡适那里又被化约为一句话,即“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大胆的假设”也叫“大胆的怀疑”,此为胡适生平治

5、学最推崇的“科学方法”。从上文所引美国学者格里德的话中已知,除儒学之外,胡适的另一思想来源是进化论,胡适曾说,达尔文和赫青黎在哲学方法上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存疑主义”,他从进化论那里所真正接受的也就是这个“存疑主义”。然而,胡适又一再声称,“存疑论”是儒学的传统,孔子是“存疑论”的鼻祖,孔子后,王充、范填、张载、朱熹、欧阳修直至马端临等人在不同时代都发扬了怀疑精神,这表明儒学确有一个“存疑论”的传统。作为近代疑古学派的开山人物,胡适的“大胆的怀疑”显然来源中西两支存疑论的交融。“小心地求”的过程就是实证过程,杜威把它叫做“实验一一探索”。而胡适认为这正是清代朴学的

6、考据学方法。胡适十分推崇清代.的朴学(又称汉学或经学),他说:“清朝一代近三百年中整治古书,全靠这几种工具的发达。……这样用证据(Evidence)来考订古书,便是学术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便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态度只是一句话:‘拿证据来!’”[16]胡适继续使用他的二分法:割裂演泽和归纳法。他虽然也讲到演绎同样重要,但实际上重蹈了严复重“实测内籀之学”的旧辙,走的是一条归纳至上主义者的路。值得注意的是,胡适认为归纳法在儒学中“固已有之”,如说:“归纳的研究是清儒治经的根本方法,凡是较同类的事实,推求出他们共同的涵义来,都可以说是归纳法。”[17]“阮元最长于归纳比较法”,

7、[18]戴震“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得来的‘理’,比较归纳出来的‘则’,只是一种假设(hypothesis)”[19]他甚至把归纳法与进化论相提并论,“一曰归纳法,二曰历史的眼光,三曰进化的观念”,胡适认为此三者是治学的起死回生的“神丹”,[20]足见胡适抬举归纳法之高。在儒学中,尤其在清儒朴学中,确实使用了归纳和演绎两逻辑方法。所谓“参伍”“取证”,所谓“析”和“合”,就是指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儒学的缺撼是没有把这种方法抽绎出来形成一个专门的逻辑科学。胡适继严复之后抬高归纳法是有其真实用意的:欧洲近代科技的发达与实验科学的崛起有着直接的关系,归纳法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