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

ID:9766525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_第1页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_第2页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_第3页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南施北宋”与复社关系略考    二、施闰章与复社关系考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安徽宜城人。顺治六年(1667)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参议,因裁撤罢归,后又由“博鸿”科授翰林院侍讲,转侍读,充《明史》纂修官,其诗风清苍醇厚,倡导温柔敦厚之诗教传统。宋琬名列(复社姓氏传略)。可谓是复社的正式成员,施闰章虽不见于复社之名录,但与复社同样关系匪浅。.L.编辑。  施闰章出生在宜城的一个理学世家,其家世虽不如莱阳宋氏般显赫,但同样以家学门风称著乡里,与东南名士亦多有交接,在施闰章的青年时期,他有幸游学于复社名士沈寿民及周镐门

2、下:据《施愚山年谱简编》记载:“(施氏)十八岁,考中秀才。时从同里沈寿民及江苏南通金沙镇周镐学。沈与周皆东林学士。高咏《施愚山先生行状》:‘是时东南复社方盛,非士之贤而才者不得与。公少从吾里沈征君耕岩受学,金沙周仪部鹿溪先生见其文,叹曰:‘此少年成就当出我辈上。’延之读书其家数年,二公皆尝主盟东南者,由是名益噪。”  沈寿民,字眉生,又字耕岩,为施闰章同里前辈,崇祯九年(1636)诏举贤良方正,不报而归,明亡后坚守遗民之志,不入城市几四十年,与徐枋、巢鸣盛并称“海内三遗民”。顺治时,权倾一时的南党领袖大学士陈名夏为沈氏当年的社内密友,南都时阮大铖曾欲加害二

3、人,名夏避于沈氏家中得以保全,在陈氏仕清后,他曾多次遣使招寿民,都为之拒绝,黄宗羲《征君沈耕岩先生墓志铭》谓:“溧阳既相,将特疏荐之,耑使寓书,耕岩不开封,对使焚之。”可见是相当有气节的人物。  在复社成立之前,沈寿民与万应隆、吴应箕、沈士柱等曾肇举南社,成为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的地方社团之一。南社后来也同邑社一样,加入到应社中去,成为复社前期的重要力量,沈寿民本人也成为江北的社事领袖。计东《上吴祭酒书》谓:“大江以南主应社者张受先、西铭、介生、维斗,大江以北主应社者万道吉、刘宗伯、沈眉生。”黄宗羲《征君沈耕岩先生墓志铭》则谓:“一时声名之盛,吴中二张与江上二

4、沈相配,二张谓天如、受先,二沈谓昆铜、耕岩,不以名位相甲乙也。”  沈寿民荐举贤良人都归里后,曾与周镐共读于茅山,其时从学于沈氏的施闰章也由之得以引见并亲炙于周镐门下。周镶,字仲驭,江苏金坛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主事,因言触帝怒,废斥为民,遂与沈寿民读书讲学于南中;崇祯十五年(1642),镶起复礼部主事,进郎中;明亡后,因其复社身份被阮大铖迫害死于南都。  周镐与周钟为从兄弟,周钟则为广应社的盟主,是复社领袖张溥亦师亦友、最为敬重的人物,《复社纪略》称:“(溥)闻周介生倡教金沙,负笈造谒之,三人一见,相得甚欢,辩难五昼夜,订盟乃别。溥归

5、尽弃所学,更尚经史,试乃冠军。”以周氏兄弟为代表的金沙之学由之誉满天下,其对张溥乃至后来复社以经史为根本的学术宗旨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张溥本人对周钟始终也是礼敬有加,《复社纪事》谓:“先生初以少,长兄事介生,既显贵,倾介生客,顾修旧节唯谨,于事必首介生,而己为之下;介生亦不以贫贱故,少有所抑损。世称友道,以周张为难。”在张溥合诸社为复社之后,周氏兄弟隐然成为社盟的精神领袖。  关于周镶,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金陵联合复社、几社士子作《南都防乱公揭》,驱逐阮大铖一事。崇祯十一年(1638),周镶因触帝怒被废黜在野,讲学于金陵,与此同时,阮大铖也在金陵倡立群社

6、以图拉拢名流。戴名世《宏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记载:“初大铖以逆案废锢,屏居金陵城南,涸于声伎。当是时,东南名士继东林而起,号曰复社,多聚于兩花、桃叶之间,臧否人物,议论蜂起,而礼部仪制司主事周镶实为盟主,其诋排大铖不遗余力。”《复社纪事》中也谓:“仲驭之讲授南都也,怀宁阮大铖故奄党,倾危喜结纳,仲驭令其门人檄之出境,阮缓颊输平,弗许。”周镳檄阮氏出境的手段,就是联合以东林后人顾杲、黄宗羲等为首的复社、几社一百四十余名士子,共同发布了一份公讨阮大铖的檄文——《南都防乱公揭》,周镳本人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这份公揭之上,但这次事件的背后谋主其实就是周镐,作

7、为本次事件主要当事人之一的黄宗羲后来在《思旧录》中记载:“阮大铖招摇丰芑,以新声高会,网罗天下之士,人不知其为奄儿也。仲驭草《南都防乱揭》,以顾杲为揭首,列名士百余人。大铖窘甚,于是与仲驭伪贸首之仇矣。”正是因为这一次的事件,阮、周二人深结仇隙,后阮氏于弘光朝中得势,即借周钟投靠李自成一事,罗织罪名逼死周镳,成为历史上一段著名公案。  施闰章于崇祯九年(1836)之后便随周镰读书数载,当是此次逐阮事件的见证者,他虽未得列名于揭,但其一生清介耿直、善恶分明的性格必受其师影响甚多。闰章就读于门下之时,周镰对之也是十分推重与欣赏,在《石语轩诗序》中,施氏谓:“忆

8、昔弱岁,与子翔同学为制科之文,见其引绳尺,辨毫芒,泞涵既深,持满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