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

ID:9768741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_第1页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_第2页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_第3页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论文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职 教学 现状 提高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特点和社会上对中职生学业水平的要求,从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的状况和特点入手,指出了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意见和改革办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从事任何一门专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中职学生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加

2、快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1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1中职学生的特点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中职教育变成了一种以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中职学校对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我约束力弱,心理易损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他们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多较低,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系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当接触到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缺乏兴趣。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也存在积极的一面:他们选择中职学校都想以

3、中职学校为新的起点,重新开始,学习技能,成材立业,所以这更加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摒旧纳新,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于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2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计算机应用行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而我国的计算机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却普遍过于缓慢,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出现在教材上。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先进性,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1.2.2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有些学校没有

4、足够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无法生动形象地讲授操作过程。不仅达不到形象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不积极思考,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坏习惯。还有些教师为了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都采用课件演示教学。虽然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更直观形象,但是由于缺少师生间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1.2.3不善于使用新教法,教学环节呆板,缺乏创意不少教师缺乏对当前中职生的个体及群体情况进行深人研究,对课堂教学没有精心设计与准备,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教学环节单一枯燥,缺乏创意,学生在过于呆板的教学过程中极易

5、产生疲倦感,导致厌学情绪不断出现。  1.2.4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脱节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时间少,知识点多。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仍然习惯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点面面俱到,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如果知识点过于抽象模糊、与生活衔接不密切,而教师又不采用新教法组织教学的话,会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1.2.5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安排不当;实践课不能有效管理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有的学校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安排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有的甚至无法达到每周上机两课时,由于学生练习的时间少、动手能力不强,因此达不到应有的教学

6、效果。一些教师在学生实践时缺乏评价办法和标准,导致学生练习完成后,没有得到成就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久而久之,学生会日渐松散,失去学习的兴趣。  2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几点意见  2.1合理选用和使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教材的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注意选取内容新、实用性强的教材,并做到适时更新。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要求和就业的特点,开发校本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教师须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应当注重社会实效性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准切人点,学到实用的知

7、识。  2.2研究学生心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在备课中“备学生”这一步非常重要,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同时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法、btec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表现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