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ID:9768912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8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1页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2页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3页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4页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略论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大本营,广布国际宣传网,与军事行动和外交活动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大力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际舆论动员的策略方针,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的支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一党专政和专制独裁,在开展国际舆论动员中夹杂着党派的狭隘性和私利性,从而削弱了这项工作的效果。【摘要题】抗日战争史研究【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对外宣传【正文】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

2、日两国都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国际舆论动员也必然是围绕着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而运行的。国民政府为保障“争取与国”和“争取外援”之基本国策的执行,通过多种机构、组织,动用了大量人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开展国际舆论动员,通过对外宣传,争取盟友的同情和支持,“苦撑待变”,为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以及经济和军事的支援,也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作用。①    一对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在军事上组织抵抗的同时,也日益认识到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性。此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化的大国,日本的异军突起必将影响到其它列强在中

3、国的权益;作为大国,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意义还是战略意义上,在未来远东的政治版图中都将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中日之间的战争,其影响不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大国的反应。这一特性决定了中国政府在战争中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之外,还要力争在中国拥有重大权益的列强对我施以同情并进行援助,而开展国际舆论动员则是争取这种同情与援助的重要途径。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连日用英语向世界各国广播,以此混淆视听,试图将战争的责任嫁祸于中国。针对日本这一颠倒黑白的行径,有关人士向军事委员会建议:“此种国际宣传战,中国不可忽略。”②国民政府高层对此予以高度重视,7

4、月22日,何应钦指示参谋本部:“与中央宣传部洽商,每晚增加对国际上广播,与日方对抗。”③以正视听。随着战争的迅速扩大,国民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国际舆论动员的重要性,于9月8日增设了军事委员会第五部,负责国际宣传与国际舆论动员工作。11月6日第五部被取消,在军事委员会宣传部内增设国际宣传处,接管原第五部的工作。1938年2月,国际宣传处改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由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负责,曾虚白任处长。国际宣传处由总部和附属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国际宣传处初创时期总部设于武汉,辖(英文)编撰科、外事科、对敌科、总务科、对敌宣传研究委员会和新闻摄影室。武汉失守

5、后,国宣处总部移驻重庆,内部组织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相继添设电务室、书报室,摄影室扩展为摄影科,并负责国际广播电台传音科的工作。(英文)编撰科在国宣处内专门负责对外文字宣传,主要工作为采集新闻、编发通讯、出版刊物和翻译书籍。外事科是国宣处开展对外活动宣传的重要部门,其主要工作是“招待来华的国际团体和国际名流,并向国民党军政要人引见;联络驻华各使领馆人员、外侨及外籍新闻记者、作家;与国外重要的报社、通讯社保持联系;举办新闻会议,协助记者采访,以及承担外文电讯的检查工作”④。对敌科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日军侵华罪行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对在华日军、日本

6、国内人民和散居世界各地的日本侨民进行反战宣传,其成员几乎是清一色的留日学生。摄影科负责派遣人员分赴抗战前线拍摄新闻照片和纪录电影,然后全部空运至香港,再由驻香港办事处分别寄送海外各地。国际广播电台传音科专司国际广播,开设有英、法、德、俄、日语播音,是国宣处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喉舌。附属机构是国宣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总部互为指臂,密不可分。国宣处成立不久,即在上海、香港、伦敦、纽约、日内瓦、柏林、莫斯科等地设立了7个支部。总部西迁重庆后,附属机关添设了中国海外通讯社和成都编辑委员会,原有的7个支部改为香港、上海、伦敦和纽约4个办事处。太平洋战争

7、爆发后,又增设驻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加尔各答、悉尼、蒙特利尔、墨西哥城、巴黎等地办事处。此外,国宣处还在海外组建“别动队”,“这些人直接受命于国宣处总部,在国外进行独立的个人宣传活动,如搜集情报,在大型集会上演讲、游说、募捐”⑤。整个抗战期间,除国际宣传处专门负责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外,国民政府外交部亦承担部分国际舆论动员的任务。外交部的国际舆论动员工作主要集中于情报司和各驻外使领馆。全面抗战爆发之初,情报司受到经费拨付和人员配置的限制,工作难以迅速拓展,只能由各驻外使领馆兼办。至1940年,外交部的国际舆论动员工作有了一定进展,编辑出版

8、英文版中国年鉴、英文周刊和英文版现代中国丛书,并“编辑西方宣传专册”,“联络中外著名报社及通讯社,使对我作公正宣传”⑥,“编发《国内要闻一周通讯》”,“资助中央通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