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

ID:9790634

大小:709.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5-09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诗歌·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原始歌舞的记载《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原始歌舞的产生产生来源与原始初民的切身生活密切相关。产生特点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原始歌谣的记录《卜辞通篡》三六三: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三七五:癸卯卜,今日雨。其自

2、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周易·贲卦》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神话及其产生神话的性质①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②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③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④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

3、代的产物。神话与传说的区别①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②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③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神话的产生①劳动起源说;②宗教起源说中国著名神话故事①《淮南子》:女娲炼石补天;②《山海经》:后羿射日;③《山海经》:大禹治水;④《山海经》:皇帝战蚩尤;⑤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中国神话的特征①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仅仅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②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4、。③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情感、形象和想象,正是使神话具备文学特征的三个关键因素)。④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程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①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②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汉语言文学自考参考文丛下编35第二册文史类先秦文学·诗歌·《诗经》(一)诗经的来源来源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孔子删诗说来源记载汉代班固《汉书·食货志》先秦时期的《国语·周语上》汉代司马迁《史记·孔

5、子世家》相关记载文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循于路以采诗,……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成三百五篇……诗经的分类编辑类别风雅颂分类含义指各地不同的音乐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大雅小雅,区别也是缘于音乐不同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各类篇目15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大雅》多朝会燕享之作;《小雅》多个人抒情;雅诗中也包含部分民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周颂》是西周初年作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鲁颂》、

6、《商颂》分别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用于朝廷和宗庙的乐章,可说是庙堂文学之祖。分类依据1、根据音乐的不同来进行分类。2、最早明确地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3、根据诗经内容的不同,又可划分为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及其它等。具体请见下页表格《诗经》(二)。诗经的流传诗经的流传1、诗经是后起之名。秦以前,是一种比较平实有用的工具,还没有上升到不可违背的经典。2、到了汉代,经学兴起,学术与政治联姻,《诗经》作为五经之一而显赫、兴盛,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称为鲁、齐、韩、毛四家诗。3、东汉末

7、年,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毛诗遂独行于世,其余三家诗逐渐消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1、作为祭祀、宴享时的奏唱;2、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左传》多有记载);3、作为教育的课本(大约由孔子始。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经的文学成就艺术表现方法赋比兴具体含义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法。可以是直接叙事、刻画描写、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比喻,基本是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另一种是整首诗用比,是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兴就是

8、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作用与比相近,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与诗歌情思无关时,则往往起到压韵作用。诗经文学成就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实为有感而发;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要爱就爱,要恨就恨,直截了当,不隐瞒;③叙事性诗作中也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