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

ID:9793512

大小:34.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9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_第1页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_第2页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_第3页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_第4页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11-07-3116:39:16,分类: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一、电视新闻拍摄1、画面拍摄的重要意义。电视新闻主要靠电视画面说话,画面拍摄得好与差、美与丑、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到这条新闻的成败。各电视台在收到和制作你送来的电视新闻片子时,有时从文字稿上看确有新闻价值。可是拉到制作室以后,发现画面不行,也会扯下来。因此不管是记者也好,通讯员也好,都要借鉴电影拍摄艺术、摄影艺术(照相)、绘画艺术的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追求,把画面拍得更好。2、画面拍摄的基本要求大景:又称全景。

2、是指摄取新闻场景全貌的电视画面。大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新闻事件的整体原貌,交代新闻发生地、在干什么。烘托气势,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因此,大景在电视新闻拍摄中,是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中景:和全景相比,中景的场面要小一些,如果是人物的话,画面内可以是3-5人一幅,如果是场景的话,它是大景中的一部分。它主要用来衔接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可以是观众看到更多的画面细节,注意力更加集中。由此产生相对于前者更多的感染力。因此中景也是电视新闻拍摄的主要表现形式。特写:特写就是借用电影艺术中的"特写

3、镜头",用拉近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以此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其特点就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放大,细致表现人物面部悲、喜、哀、乐的神态和情绪。如果以人为主的画面,一般都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因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特写画面与中景、大景画面结合运用,能通过大、小、远近

4、、强弱的变化,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效果,使电视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这里要指出的是,电视新闻摄像一般没有刻划人物的任务,(在常见的会议新闻中,主要用来突出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入会的其他领导。在其他民生新闻中,主要用来表现人物面部的悲喜表情,揭示其心灵瞬间的变化。)所以特写一定要精当,用得精当可起强调作用,用的不好会导致观众的视觉错乱,倒观众的胃口。画面要稳:就像照相、拍电影一样,电视新闻拍摄要选择不同角度,一幅、一幅的拍。所谓一幅一幅拍,就是选注角度,摄像机镜头不动,除风景、环境外,画面中的人物、机械、动物等

5、在动,以此要求画面要稳定,每幅3-5秒,不能低于3秒。忌讳:随意推、拉、摇。来回摇行话叫"搪墙",一条新闻你要是摇到两次,剪辑稍不注意,放到一起,这条新闻就完了!要是记者在新闻拍摄中随意推、拉、摇,行话叫"浮躁"。记得有位领导说蛮话:"记者拍摄新闻有什么难的,机子是自动的,拿起来拍就是!"后来他出去旅游,拿起机子自己拍摄,回来一看,画面不停地晃,怎么也看不成。这才悄悄的说,看来电视拍摄不是那么简单的!即就是大家从中央、省电视新闻里看到有从"A"点到"B"点摇的画面,那是很有讲究的,除画面绝对要稳以外,

6、起点要引人注意,落点要一锤定音。通讯员在未掌握这些技巧前,最好不要去摇。3、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我们在拍摄某一事件时,要想到与之相联系的空间、环境、气侯、花草等等,使展开新闻事件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如:与新闻事件相联系的周围环境。比方说我们在报道一个会议时,眼光。思维就停留在狭小的会场内,明明在开交通安全会,走出会场外,拍一些大街上车流如织、行人横穿马路的画面,这有没有联系,是不是比会场镜头好多了。注意空镜头的运用。啥叫空镜头?空镜头就是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写景的往往

7、用全景、远景,通常叫做风景镜头;写物的大都用特写、近景,如鲜花、虫鸟等。它有三个功用:一是表现新闻发生的环境(如"华灯初上的马路"、"寂静的山林"、"炊烟缭绕的村庄"等);二是表现新闻发生的时间(如"朝霞"、"夕阳"、"月夜"等);三是用于表现人物的情绪(如烟灰缸上冒烟的烟头、酒瓶、瓷碗摔碎的特写等。出色的空镜头,通过形像的画面,唤起观众的联想,从而烘托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感情变化。常言说事物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方面,其实它仍然有着内在的联系。比方说拍摄公安破案的新闻,案件线索扑朔迷离,

8、拍一个烟灰缸中装满的烟头,有一个还在徐徐冒烟,让人领会到破案的难度和公安人员的费神付出。拍摄腐败的新闻,你拍一个蜘蛛正在织网的画面,用在新闻里,就会使人联想到腐败有一张关系网。你拍一条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新闻,附上正在盛开的鲜花、绿叶的空镜头,中间有没有联系?能不发人联想?答案是肯定的。4、新闻拍摄要有群众观点。现在有一种通病,拍摄领导活动、会议新闻时,镜头一股劲的对着领导,文字稿也全是"他强调、他指出、他说"之类,结果领导成了脱离群众的光杆司令,群众非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