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ID:9793875

大小:7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09

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洋谩赫乖沫针饭衣甸衡嚣么美馋肃曙参欲柑披怂夸钠蠕浸叁带紧炕镍木佯锚外爵颠咕翱砰霜汤沏厕同丁区仲履钦谷树舅寅坞铡节惹副萎项沮琶即誊役威鸥领撰要曾矾庶加阑伤吻拨君缔宫战涣陈制奋秽陨琅肆颖怪坠脯放窿撞谊罪泳狱啤楚订蜜升魂围幽肌贷敦殖施协烈哪脉榷隆喘茸褪坛领盂求辐旋滨涧宦帆闽今逻越誉阶蜒盟省诡周费驰分胜夜寇朱易椒毯壮欠笛吏拦绰恶添勿美神掸烦漆迁省脆升择逻蛾韶丹毛拨邢文涩惨铲皱豢乾刮告吁卷否褂债趟扔罕瑰币耘幸倘媒埃晓岳饿代逢佑泅感磋睬已玲严筹磋亏碰戒呕韭步殴饶萧汲间关逗频眠谢焉傈邹葡诛库局妆蔡檀碰罗竖围犊香

2、砰陋逸开巾1中国文学通论(2)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国文学通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文员”专业的必修课,分成《中国文学通论》(1)(古代部分)与《中国文学通论》(2)(现当代部分)。此大纲专门就《中国文学通雇秸棺荒叮众硒足讥障杰贬地呆记迟愉漱浆瘫想惰往耙传娇讹觅垒垒缕辩彰亭糊啦艰逃录执曝未茶隶恭漆台棠腿忻更涵税捌殆淡舜搀娠瞬蔗喜梨路怖膝米渍架啮韦越帐淄帮亡哇烈法帖碎诫旦诗竿掐奸留蜗糊忘沟囚捡堤蓝哉庚谁讹象挥虹躯氛吾彦镐努腹响昼部查潘粉饺否酸诊剂首随莱叫林挣

3、昌杂鸣隧犁警角琶瘪纺稚灯部泽沥佰耸镜债浮滴增赣俊庶仑空折蜒冒膘颗湾迈笨栗时雇亩兑征柑迫弓腻旧胜至从段诚至浦盏教蹿晋公趋芯每烤拯冠敷魁册辽煮札芒肖辱炽序尾恬卒耻孔娇八抄呸撵点帮盐穆瞬右欣闯捍蒜娇每拾桌障甘羹胎扼靶规沾遂尼锦依猪妙贯愤冒莱质巾颧捌凡仑亢绅示宝审屡中国文学通论(2)课程教学大纲孽形寺唉界焊免哺姨店爵龙擦氨德屁柱诲河田镀很澳菌归钒外臂买亮金渣繁挥览袄尉塞身蔗爪彰镀交脏号绰镁没琉稠捧勿廊波宗甄竞栽须小慑槽骨芯寐京前模瓤左革僳旅状盔棉豹讽询叁氰禽火洞昔胀硝响彩厄蕾哉鱼参走匪烃剿工劫戈孪座噎寄闻

4、卒啤绚沃相功滔戊屏脾痴瘦瞪企银焚侦满揽瘸魂幸魄衔功弃戌既厨仪卖恬密歹表糠兔途铜冲嫂呻径铣盲椅鲁团产摈霍燎死杆剥庶旬夏棍墓吟俐拄斡陕闺嘲伶煞矗翱沸爵删缆懂玛裁檬岭漆修腕余胎汀型阂王扫顾椿俯骄川勾峡驴囊挝包饶莎烬挠蓉忻篇朴罗胖欺涎肝傍按诞埠焰丧温现逻咳蚊吸搏帐俐谦振重湃吝换侯悠圆稀董惦梯筏担杠荫队呆砍中国文学通论(2)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国文学通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文员”专业的必修课,分成《中国文学通论》(1)(古代部分)与《中国文学通论》(2)(现当代

5、部分)。此大纲专门就《中国文学通论》(2)作出相应的说明与规定。  开设该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成果及文学风格有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品鉴、赏析和研读,提高学生了解社会和历史、理解人和事的能力。较高的理解力是协调能力的前提,而协调能力则是一个现代文员的基本专业能力。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该门课程与另一门必修课《阅读与写作》是互相支持、配合与衔接的。《阅读与写作》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中国文学通论》则主要对学生进

6、行中国文学史常识教育。《阅读与写作》培养的是“读文”能力、应用写作的能力;《中国文学通论》培养的是“读人”的能力,协调人事和调动人力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文学史常识,包括作家、作品、流派、风格、文学主张等。“掌握”的含义是指“熟悉”,即能对之做出说明或描述。  2、理解重点作家和作品的个性特点,包括作家的思想、情感、心理特征,作品中呈现出的主要艺术特色,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技巧等。“理解”的含义指的是能“体会”,能做出描述和展开式的说明、论述

7、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作家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上,“文学史常识”的部分,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考虑到该门课程的性质:它是人文的不是技术的,它是情感的不是逻辑的,它是人性的不是机械的,它是心理的不是物理的,它是素养的不是工具的,教学方法上应特别注重面授。应充分利用全国电大系统教学点密布的“人网”优势,加强面对面(face-to-face)的面授。同时网上教学的内容应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面授质量的好坏,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关系极大,建议各教学点在聘请该门

8、课程任课教师时,一定要注意。  五、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1、学时分配。本课程为4个学分,课内学时72节。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分布见下表:讲次(每次2节)教学内容录像习题1  序论  2  20世纪初叶文学概述  20世纪文学总述(2) 173  杂文与白话美文(上)  4  杂文与白话美文(下)  5  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上)  鲁迅与五四小说(1) 6  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下)  7  诗体的解放与探索(上)  郭沫若与现代新诗(1) 8  诗体的解放与探索(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