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

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

ID:9795541

大小:91.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5-10

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_第1页
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_第2页
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_第3页
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_第4页
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2020年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序言大关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的腹心地带,总面积1692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回、彝等15种民族,总人口25.72万人。全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凉湿润,春暖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5℃。境内山高谷深,坡向各异,海拔高差悬殊较大,立体气候显著,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脚收庄稼、山顶才开花”之说。由于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影响,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加之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发展大关旅游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25大关旅游休闲基地发展规划是为进一步落

2、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旅游发展倍增计划》、《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昭通市旅游发展规划》、《大关黄连河旅游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县委、政府对旅游“十一五”发展专题规划的要求和安排,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实现“四个拉动”的发展思路,通过认真组织编撰工作人员到各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到相关部门走访座谈,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经旅游休闲基地规划课题领导组审定编制完成,是指导旅游行业发展并决定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是大

3、关今后五年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旅游资源总体情况及特色(一)资源总体情况大关县主要旅游资源点有137处,其中自然旅游资源100处,人文旅游资源37处,分别占到总量的73%和27%。自然旅游资源以水域风光类为主要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以古迹建筑类和民族风情为主体。全县旅游资源划分为“四片一线”,即黄连河瀑布群、青龙洞峡谷溶洞、罗汉坝原始森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四片”自然景观和云台山古驿道游览“一线”历史人文景观,总游览面积达220平方公里。1、黄连河瀑布群片区:位于大关县城东南侧,紧邻213国道,距大关县城5.5公里,面积4225平方公里。该区以自然景观为主

4、,以形态各异的瀑布群为其主要特色,该区拥有基本旅游资源点18处,特别是“大滑板”、“水帘长廊”等独特绝妙的景观,辅以地下溶洞——白象洞、奇峰峭壁、密林山花、苗族风情等景观,是集山、水、林、洞、为一体,以秀、奇、幽、雅为特色的资源区,是整个旅游区的主景区。2、青龙洞峡谷溶洞片区:位于县城西南上高桥乡,距县城48公里、距昭阳区44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该区拥有基本旅游资源点8处,以洞体高大、巧夺天工的青龙洞和长14公里的大峡谷为主体景观,具有雄、险、奇、秀的景观特色。3、罗汉坝原始森林片区:位于天星镇政府东北约15公里,距县城约53公里,面积76平方公里。该区拥

5、有基本旅游资源点7处,以原始森林、湖泊、竹海、草甸为主要景观特色,融瀑布溪流、奇特地貌、珍稀动植物及民族风情等为一体。4、三江口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之北木杆镇,距县城92公里、距木杆镇11公里、距绥江91公里、距永善溪洛渡电站70公里,最高海拔2420米,林场总面积4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6.258平方公里,属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主要是原始阔叶混交和原始植物峨嵋栲,是滇东北唯一的原生植物类型,峨嵋石砾和峨嵋栲占林木组成的87%。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珍稀动植物和浓郁的苗族风情,是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森林保健、森林探险于一体的特色森林旅游区。

6、5、云台山古驿道游览线:以云台山峡谷为中心,包含玉碗至黄荆坝约50公里的昆水公路沿线,全长58.5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该区拥有旅游资源点5处,沿线群山巍峨、奇峰叠出、峡谷幽深,20多条大大小小的瀑布沿途飞挂。这里自古就是滇川要道,古老雄险的秦置古道、明清古道和如今的昆水公路、国道213线均从此通过。众多珍贵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象一颗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关河两岸。(二)资源特色1、旖旎的自然风光。全县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独具特色,有众多的飞瀑流泉、壮美的高山峡谷、成片的林山竹海、奇异的岩溶地貌和古老的地质历史遗迹景观。同时,还有天然大滑板、水帘长廊、银河

7、灿烂等绝景奇观。252、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关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锛、石斧等文物考证,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秦开“五尺道”,中原文明便开始进入这里,汉“凿石开道以通南中”后,成为“南方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大关系滇川咽喉,是中原、巴蜀和云南边疆联结的桥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滇池、洱海、夜郎、巴蜀和荆楚等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形成了众多独具风格的民族民间传说、神话、诗歌、音乐和舞蹈。千百年来,悠悠关河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关河儿女,先后出现了张维翰、龚自之、罗占云、唐友根等著名历史人物。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清将怀远将军

8、刘崑率部在境内争关夺隘推行“改土归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