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

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

ID:9796736

大小:46.2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10

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_第1页
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_第2页
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_第3页
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_第4页
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水体污染与水质指标2011年04月08日  天天净水的博客  这是一个净水世界,介绍有关水及如何饮用健康水的知识!一、天然水体  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  自然界中的水,在太阳照射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不停地流动和转化,通过降水、渗透和蒸发等循环方式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水源。水在自然循环中都不同程度地有各种各样的杂质混入,使水质发生变化。其杂质的来源基本分为两类:一是自然过程;如初期降水(包括雨、雷等)在到达地面之前对各种有害物质的溶入;水对地层矿物中某些易溶成分的溶解;水流对地表及河床冲刷所带人的泥砂和腐殖质;水中各类微生物、水生动植物繁殖及其死亡残

2、骸等等。二是人为因素(即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此时,水中杂质将更为复杂。这些杂质按形态(主要是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三类。  表中的颗粒尺寸系按球形计,各类杂质的尺寸界限是大体的范围。一般说粒径在100nm~lμm之间属于胶体和悬浮物的过渡阶段。小颗粒悬浮物也具有一定的胶体特性,当粒径大于10μm时与胶体有明显差别。  从水的生活饮用和水处理技术的观点看:悬浮物的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易于下沉的一般是大颗粒泥砂及矿物质废渣等;能够上浮的一般是体积较大而密度小于水的某些有机物。胶体状的物质颗粒尺寸很小。水中胶体通常包括粘土、藻类、腐

3、殖质及蛋白质等。它们在水中长期静放,既不能上浮水面也不能沉淀澄清。悬浮物和胶体往往造成水的浑浊,而有机物如腐殖质及藻类等还造成水的色、臭、味,是对工业使用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并给人以厌恶感和不快。  水中溶解杂质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基本上以阳离子和阴离子存在形式的溶解性物质,如Ca2+、Mg2+、Na+、K+、HCO3-、SO42—、C1—,而地下水还有Fe2+和F—等;主要溶解在水中的O2、CO2气体,有时还含有N2、SO2和H2S。这些物质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等方法难以去除。当天然水体中含有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腐殖酸等,以及有机杂质——活性生物体,如藻

4、类、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等,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可以去除。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病毒、细菌等必须通过消毒杀菌方可杀灭。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水污染的程度日益加重,当水中含有Hg、Cr、Cd、Pb、Se、As、氰化物等无机类有毒物质,多环芳烃、芳香族氨基化合物、有机汞、酚类化合物等有机类有害物质,以及人工合成的有机磷农药、有机氯等有毒物质时,水处理工艺将更为复杂。  2.天然水体的性质  按照水源的分类,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水较混浊,细菌较多,含盐量和硬度较低。而地下水因受地层渗滤过程的净化,水质较清,细菌较少,特别是深层井水细菌更少

5、,但含盐量和硬度较高。由于湖泊及水库水多由河水供给形成,水质与河水类似。但由于湖(或水库)水流动性小,贮存时间长,经过长期自然沉淀,一般浊度较低,多数含藻类较多。湖(或水库)水受风浪冲击后水质变化较大,受生活污水污染后易产生富营养化。  海水含盐量高,而且所含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基本一定,这是海水与其它水源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总含量89%左右,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海水一般须经淡化处理后方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  二、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概念  水体(waterbody),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

6、冰川、海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水,而且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及水生生物等。  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使其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waterbodypollution)。在自然情况下,天然水的水质也常有一定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属于水体污染。  水体一旦受到污染,会降低水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或称非点源污染)两类。点源污染来自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集中

7、排入水体。面源污染来自:农田肥料、农药以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重力沉降或降雨过程,进入水体。  2.水体污染的类型  水体污染源(waterbodypollutionsource),是指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按造成水体污染原因的不同可将水体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按受污染的水体的不同可分为地面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和海洋污染源;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不同分为物理性污染源、化学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按污染的分布特征不同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扩散污染源。  由自然因素造成的污染,称

8、为天然污染。如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流动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