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

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

ID:9801583

大小:132.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5-10

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_第1页
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_第2页
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_第3页
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_第4页
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心理障碍与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进程之中,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从儿童到成年人存在着一个“过渡期”,不仅身体的发育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心理结构变化和特定精神机能的发展也产生人生的飞跃。如今,有些部门创办了“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和“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在一般心理咨询中,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占总数的60%~70%。表现行为偏离和心理障碍的人,大多数是从儿童开始,其心理状态就由于受到了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显得不够正常,后来又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致使其心理与行为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甚至产生危害他人、危害集体、危害社会的

2、行为倾向,少数人随后还可能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咨询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有利于各种心理行为障碍的早期预防,有利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科学培养,及时矫正治疗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而且会对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心理卫生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儿童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是指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成了儿童的主导活动,学校成为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成为学习的领导者,同学成为一起学习的伙伴。在这个时期,由于儿童是处在成长和发育阶段,大脑的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人格特征还处在初步的形成过程中,主

3、观的心理状态也还处在幼稚的和极不稳定的发展变化时期。因此,在这个所谓“心理断乳期”之前的儿童时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刺激的伤害和影响。任何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创伤与挫折,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发生障碍问题,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的水平和方法尤其显得重要。父母对孩子或者过分的关心和照顾,溺爱和娇宠,或者过分严格管教,都是不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的表现。又如,儿童期双亲去世及其他家庭不幸事故:父母关系不和谐,父母离异,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家人酗酒、道德败坏和违法乱纪等,都可能造成儿童人格的畸形发展,导致行

4、为偏离,形成各种儿童心理发展的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和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方面,可分为两大类:一、行为障碍问题44在这里,我们研究的是儿童的个体行为,儿童对于面临的情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是否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动作。如果儿童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情况下其行为显著地异于常态,不能对面临的情境做出适当的反应,也就妨碍儿童对正常的家庭和学校生活的适应,因此,它是一种心理发展障碍的表现。儿童的行为障碍有以下多种表现:1.情绪发展障碍儿童的情绪发展本来就处在发育不成熟的状态,但是,一个儿童如果比同龄人表现出较多的幼稚情绪反应,整个

5、行为的水平停留在较早的发展阶段,情绪的发展方面也较身体与智力的发育落后,则情绪发展障碍就显著地表现出来。例如,一个8岁的男孩,已上小学二年级,但在学校里极端胆怯、恐惧、畏缩,上学要母亲接送,不敢一人回家;老师提问时,说话声音极小,谁也听不清,老师只好不再提问他;遭到同学欺负或讥笑时,他就哭起来,并要求母亲别再送他上学,至今学习成绩中等;但对上学反感,母亲为此很发愁。经心理咨询了解到,这个男孩从小身体瘦弱,经常生病,系独生子,家中奶奶、姥姥等一直对他娇宠溺爱,对成人极端依赖,从小与同龄人接触极少。采用系统脱敏法,鼓励其与同龄人结伴,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

6、质,锻炼勇敢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情绪发育水平的提高。还有的儿童其情绪发展障碍表现为另一极端,即典型的“小皇帝脾气”。例如,一名5岁的男孩,在他两岁时母亲病逝,后由奶奶抚养。奶奶视这男孩为掌上明珠,对他百般娇惯,经过三年时间,这个男孩在家中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说一不二,全家七、八个成人都要听他的“指挥”,甚至半夜里突然哭闹,让奶奶给他包饺子吃,奶奶就立即去做,否则就大发脾气,吵得四邻不安。后来这男孩的父亲再婚,这位继母经心理咨询,下决心教育好这个孩子,她与奶奶商量,将男孩子送入幼儿园整托;使他在集体生活中消除了许多坏习惯,情绪逐渐稳定。继母发现他爱看

7、科幻动画片,就给他买了许多科幻连环画,并培养他专心致志地看电视……,经过一年多的情绪调整,这个男孩上学后适应较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与继母感情较好。对于存在情绪发展障碍的儿童,应注重培养其情绪的稳定性,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以成人成熟、稳定的情绪和爱的情感给儿童以感染,使儿童的情感世界充满温暖、和谐的气氛。2.心理需要障碍人的各种心理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儿童时期是以生理和物质需求为主的低级发展阶段,但也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儿童的高级情绪需求的发展。对各种需求不满足是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一名14岁的女孩竞有“偷窃癖”。其母亲痛哭流涕,万分伤感地

8、向心理医生诉说女儿如何“不争气”。这女孩从4、5岁时就表现为爱拿别人的玩具,上小学后又常顺手拿走别人的文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