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求“细” 略读求“简” 选读求“活”

精读求“细” 略读求“简” 选读求“活”

ID:9804236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0

精读求“细” 略读求“简” 选读求“活”_第1页
精读求“细” 略读求“简” 选读求“活”_第2页
精读求“细” 略读求“简” 选读求“活”_第3页
精读求“细” 略读求“简” 选读求“活”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读求“细” 略读求“简” 选读求“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精读求“细”略读求“简”选读求“活”——兼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三类阅读课文教学东阳市教研室吕绿杨吕君兰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在安排精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选读课文,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下面是1——5年级的三类课文数目: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一年级(59)545二年级(78)6612三年级(80)481616四年级(80)352916五年级(72)282816从上表不难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数量逐渐减少,略读课文数量逐渐增加,选读课文到三年级后虽保持相同数量,但所占比例也在增

2、加。面对这样的教材编写序列,教师应如何使精读课文教得更“细”,略读课文教得更“简”,选读课文教得更“活”,笔者就以上几个问题,发表看法,以飨读者。一、精读课文求“细”贵在“学”法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精读课文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感悟的过程。应在朗读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方法、积累语言、课外延伸等方面做得更精细、更到位。1.朗读、默读要“常用”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

3、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朗读这种形式常见于精读课文,如:21课《搭石》课后的第一题“课文写得真好,我要多读几遍。”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后的第一题“我要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这里的“读”,主要指朗读形式。如:21课《搭石》一文中,教学“协调有序走搭石”一段的重点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

4、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出示句子,朗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再读句子,抓住重点词“协调有序”,理解“协调有序”。3、品读句子,哪些词语写出了“协调有序”(踏踏的声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4、默读句子,理解踏踏的声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5、美读句子,体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6、最后朗读,句子改为诗歌形式,积累语言。以上的教学片段,朗读的目标明确,朗读的层次清楚,注重了朗读的效果。在运用朗读的主要形式中,还穿插默读,提高了阅读效率。2、内容、感情要“深入”四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

5、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如:21课《搭石》第二题:“4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都是引导师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点。下面的教学就是在整体感知课文时,用“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

6、面”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1、揭题,21课搭石2、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像: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能带上“搭石”一词,用一句话或一个词组给这几幅画取个好听的名字吗?3、学生讨论汇报,教师随机板书:1)秋凉之后摆搭石2)赶路老人整搭石3)协调有序走搭石4)溪边止步让搭石5)背负老人过搭石。4、再连起来读一读五幅画面。上面的片段以“搭石”为主线,用“摆”、“整”、“走”、“让”、“过”等动词连接课文主要内容,前面再加一个词组修饰,一是具体呈现想象的画面,二是体会文中的情感,三是在讨论板书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3、表达方法要“领悟”通过阅读,既要

7、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样的思想。精读课文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如21课《搭石》课后的“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想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题目意在领悟“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的表达方法。我们可以分几步教学:1、出示上面的课题。2、教师创设情景,世界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用眼睛、更要用心灵去感受生活

8、,你会发现美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3、CAI出示“拣垃圾”、“扶盲人”、“倒开水”等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