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

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

ID:9806195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0

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_第1页
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_第2页
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_第3页
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_第4页
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吴江中医近代医籍考略邬品嘉吴江人杰地灵,医学发达,人才辈出,若,赵衷、周镠、盛寅等。明、清以降,徐灵胎即为杰出代表,医学述作存世甚多,均是他们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时至今日,中医亦不乏名士,承先启后,著书立说,足可不朽于世,为吴江增色。现就近代各家医籍考略如下,后恐散佚,实录存史。旅外人士医籍考略(以出身年份为序)宋爱人(1898~1963)同里人。出身中医世家,师承苏州顾允若,1925年开业行医,曾任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组组长。出版著作《医经读本》、《春温伏暑合刊》、《伤寒论脉学串解》、《翼庐医案》;主编《伤寒论释义》、《温病学

2、新编》,与宋立人主编《宋爱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许半龙(1899~1938)芦墟人。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回芦墟开业。后应丁甘仁之约返沪,是上海中国医学院创办人之一,并任中国医学院教授,上海广益中医院外科主任,又为中央国医馆成立发起人之一。出版著作有《药奁启秘》、《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内科概要》、《中国外科学大纲》、《中国方剂学枢要》、《杂病处方法》、《外科学》、《疡科学》、《喉科学》、《鸟瞰中医》、《内科处方法》、《中西医之比观》等。黄文东(1902~1981)震泽人。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

3、医专门学校,曾在桑梓开业十年,应丁甘仁之约,重返母校执教。先后任上海市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组长、院长,并是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主编出版《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著名中医学家学术经验》。上海龙华医院出版《黄文东医案》。袁鸿寿(1908~1989)芦墟人。早年留学西欧,获文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在北京中医学院等院校执教,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等职。著有《医林论文集》。孙宁铨(1923~1991)震泽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同德医学院,解放后首批“西学中”,师从苏州吴怀棠、郑乐山,成为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

4、,曾任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兼妇科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筹委会主任委员。主编出版《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材》、《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统一教材·妇产科学》、《江苏省妇产科学》、《江苏省中医学术活动文献(第2辑)》。周醒华(1924~)震泽人。从师浙江东南湾夏墨农弟子乌镇钟泽民,后就读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41年毕业回震泽开业,1952年参加震泽联合诊所,旋即去苏州博习医院(苏州第一人民医院前身)自费学习,经人介绍到杭州铁路中心医院工作,曾任该院副院长和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理事。出版著作《痔疮门诊》、《肛肠病的

5、中西医治疗进展》。宋立人(1927~)同里人,宋爱人之子。曾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伤寒教研组副组长。主编和参编出版《中医学概论》、《伤寒论释义》、《伤寒论纲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诸病源候论校释》、《伤寒证治准绳校注》、《中华本草》、《现代中药大辞典》(上、下册),著《中医藏象学》。徐景藩(1927~)盛泽人。出身中医世家,13岁从师学医,1947年在家乡盛泽和南麻行医。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医研究班,按排南京工作,现为7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历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

6、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内科脾胃病学组副组长、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医学会理事、副会长。出版著作有《脾胃病诊疗经验集》、《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参加编写《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等4种教材。据悉,现在省(市)级医疗教育科研单位以上、从事中医工作55年以上、出版著作二部以上的教授级主任医师,可参评国医大师,我省有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三位获此殊荣。当地人士医籍考略(以出版年月为序,业绩从略)(一)著作《小儿暑热消渴病证治》宋霖若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字数30,0001960年9月第1版第1次印数600册宋

7、霖若(1897~1961)祖籍震泽,师从庙港徐鹿萍、浙江大麻金子久。1917年学成回震泽开业,1952年参加震泽联合诊所。本书阐述夏秋季常见的小儿暑热消渴疾患。本病以汗闭、尿多、口渴、发热为特征,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尚未见有专论。本书作者凭多年临床经验,对本病的病原、病理、症状类型和治疗方法作了分析、并附以病例。本书简明扼要,切于实用。《莺湖医集》金储之编著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字数450,000199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数1100册金储之(1919~2004)祖籍安徽,出生在盛泽,1933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两年后转入新中国医学院。毕

8、业后,先在太仓岳王开业,1937年迁平望。1951年参加平望联合诊所,后转入吴江市中医医院。本书共分四编,第一编医典今用述要,第二编临床辨证施治,第三编疑难杂症研治,第四编方剂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