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

ID:9809774

大小:212.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5-10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专题——诗歌鉴赏考纲考点解析【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①鉴赏诗歌的形象。②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③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表达技巧指的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重要概念:1意象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

2、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2意境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

3、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3.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26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例1(鉴赏主人公的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问题】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闲置不

4、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总结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的作法是: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形象;形象的意义。例2(鉴赏物象、作者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2.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解析】1.咏物诗不直接表露诗人的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

5、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这是常识。根据诗中对这个物象描述的一些特征,分析诗人的真正用意,这是方法。2.咏物诗常常运用自况、自喻、自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特征。【答案】1.两首诗虽然分别冠以“菊花”、“蝉”,但均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菊花》中,借菊花的高洁的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高贵无瑕的品行。《蝉》中,作者借“居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不借“东风之力”,而是凭借“垂绥饮清露”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隐然自得之情。2.作者的形象是借“菊花”、“蝉”的形象描绘而自喻出来。在诗歌

6、里作者貌似超脱,游离于诗歌的形象“菊花”“蝉”之外,其实,在“此花开尽更无花”里;在“居高声自远”的蝉声中,我们完全可以品评出作者那种清高的节操来。【总结方法】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例3(体会意境):鉴赏意境提

7、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例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6[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