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

ID:9809946

大小:1.5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5-10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_第1页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_第2页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_第3页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_第4页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皖南旅游市场环境调查报告-对皖北建立国际旅游分公司的建议内容摘要:旅游业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省旅游业发展南北不均,皖南地区发展较快,对经济发展起着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皖北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发展较慢。为缩小南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拟建立皖北旅游公司,促进皖北旅游业的发展,为此需要对周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本篇调查报告主要分析皖南旅游市场,分别从皖南旅游资源特点、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皖南旅游区基本情况这三个大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总结好的发展经验,达到为皖北建立旅游公司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目的。关键词:皖南;旅游资源;发展经验借鉴目录2一、皖南旅游资源……………………………………

2、………………………………1(一)皖南简介……………………………………………………………………1(二)皖南旅游资源特点…………………………………………………………3(三)皖南旅游自由竞争力分析…………………………………………………7二、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9(一)皖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9(二)皖南旅游产业发展目标……………………………………………………10三、皖南旅游区基本情况…………………………………………………………11(一)交通情况……………………………………………………………………11(二)皖南区旅

3、游接待及收入情况………………………………………………13(三)旅游消费需求………………………………………………………………14(四)皖南居民旅游动机…………………………………………………………17四、旅游发展经验总结………………………………………………………………19参考文献……………………………………………………………………………20附录1世界遗产类型………………………………………………………………20附录2芜湖方特主题公园…………………………………………………………20附录3砀山梨花节…………………………………………………………………20附录4“百团万人游皖北”…………………………

4、……………………………202一、皖南旅游资源(一)皖南简介皖南是皖南低山丘陵区的简称,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包括池州、铜陵、芜湖、宣城等市的部分地区和黄山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主要由东北-西南走向的天目山-白际山、黄山、九华山-仙人尖三组山系和夹于其间的两组河谷地带组成。皖南地处北亚热带,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人文活动历史悠久,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牯牛降、新安江等为代表的旖旎山水风光,与以西递、宏村、歙县牌坊等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交相辉映。皖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造就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富集,成为安徽旅游发展

5、的重点区域。皖南旅游区的概念目前未有统一认识。刘振礼认为,皖南旅游区系指安徽滁州、合肥、六安一线以南地区;陆林认为,皖南旅游区主要指安徽省南部徽州一带,包括黄山市、池州市两个行政单位,其内集中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齐云山等风景名胜区,歙县、黟县等历史文化名城;冯学钢认为,皖南旅游区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池州、宣城6市。本文所采用的是更为广义上的观点,在本文中,皖南包括七个地市:分别马鞍山、芜湖、铜陵、黄山、池州、宣城、安庆。该区总面积达56928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0.92%,2012年末总户籍人口约1895.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7.46%。20

6、图1皖南旅游区示范图资料来源:百度地图20(二)皖南旅游资源特点第一、类型多样,数量众多通常情况下,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通过类型效应反映出来,能够体现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资源强度效应是旅游资源等级特征的综合反映,一般以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作为资源等级评价的依据。在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类型效应与强度效应的组合,旅游资源可划分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省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见附录17大基本类型。皖南旅游区旅游

7、资源类型多样,拥有上述7大基本类型,而且数量丰富,占安徽省同类型旅游资源的比例高(表1),具有较强的类型效应的指向性。从区域内部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异来看,皖南旅游区内的7市中,黄山市拥有上述7大类旅游资源类型,且单体数量最多,宣城市、池州市、安庆市拥有6大类型,铜陵市、马鞍山市拥有5大类型,芜湖市类型最少,仅仅只有3大类,且单体数量均较黄山市少,但共同对区外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吸引和感召中外旅游者。第二、具有国际知名的旅游拳头产品由表1可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