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毕业设计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

ID:9814371

大小:8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0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1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2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3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4页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通风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XX煤矿通风设计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班级:通风071姓名:XXX指导教师:XXX11目录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概况2第一节煤矿概述2第二节采掘工作面现状3第三节瓦斯、地温情况3第三章采区通风设计4第一节采区通风通风系统4第二节采区所需风量的确定4第三节采区通风阻力及总风阻7第四章采区内的通风构筑物9参考文献10致 谢1111第一章绪论采区通风系统是采区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采区进风、回风和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的布置形式,采区通风路线的连接形式,以及采区内通风设施和设备等基本内容。它与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采区通风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无益

2、漏风少;二、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三、通风构筑物设置较少,安设得当、质量好;四、进风流污染小;五、工作面串联少;六、采区总风阻较小,可靠性高;七、采区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八、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第二章概况第一节煤矿概述XX煤矿位于XX县城西北,行政区划属XX县XX镇管辖,煤矿至XX镇有XXkm矿区公路与XX公路相接,煤矿至XX县城约XXkm,交通方便,煤矿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ˊXX〞~XX°XXˊXX〞;北纬XX°XXˊXX〞~XX°XXˊXX〞。XX煤矿始建于XX年,当时没有设计,由煤矿自己组织建设,2008年生产能力变核为9万t/a。XX煤矿2采区为准备采区,采

3、区布置在+1960m水平C23煤层中,在C23煤层中沿煤层的走向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长度设计为60m,走向长度为354m,采煤作面采用走向长臂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爆破采煤。采区运输上山、轨道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两条上山相距30m,长度均为354m,两条上山的下底均为2.5m,上顶均为1.6m,巷高均为2.1m,巷道断面积为4.31m211。采区总进风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中,距煤层底板垂直距离20m,煤层底板岩层稳定,属于中等稳定性岩层,采区总回风巷布置在煤层中。采区总进、总回风巷长度分别为508m、478m,断面积均为4.31m2。采区下部车场为大巷装车式,绕道位置为顶

4、板绕道。C23煤层厚度1.2—1.6m,平均1.46m,煤层层位稳定,属稳定型中厚煤层,煤层结构单一,煤层类型主要为快半暗型煤,顶板岩性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采区内煤层赋存角度平均约28°,煤层工业牌号为无烟煤。C23煤层经鉴定为不易自燃煤层。第二节采掘工作面现状采煤工作采用金属摩擦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柱距0.6m排距1.0m,采高1.2m,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控顶距1.1m特殊支护采用木垛、戗柱,采用风钻打眼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上出口高度1.8m,下出口高度2.0m,上下出口20m范围内采用双排摩擦金属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采煤工作面、工作运输巷,

5、运输上山采用刮板输送机运至采区煤仓。掘进工作面采用架棚支护,支护间距0.7m,运输巷上宽1.6m,下宽2.4m,高2.0m,回风巷上宽1.4m,下宽2.2m,高1.8m,采用风钻打眼爆破掘进,人工装渣,人力运输,前探支护采用链条吊挂钢管加背板,控顶距0.1m,支护材料支护方式、工程质量,作业形式等与作业规程中的规定相符。第三节瓦斯、地温情况XX煤矿斜井于2007年1月进行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鉴定结果表明,该矿井属低瓦斯矿井。其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4m3/min。该采区属于XX煤矿斜井,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影响。年平均气温15℃-16℃,最低气温-

6、8℃,最高36℃-37℃,最高月平均气温25℃,最冷月平均气温5℃。11第三章采区通风设计第一节采区通风通风系统采区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利用轨道上山进风,运输上山回风,两条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两条上山都可以行人。新鲜风流从采区总进风巷经过轨道上山供给采、掘工作面,污风流入采区总回风巷中。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第二节采区所需风量的确定一、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风量Q采=100Q瓦K瓦=100×0.94×1.8=169.2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Q瓦——采煤工作面

7、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K瓦——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炮采工作面取1.4~2.0。2、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采≥4N=4×35=140m3/min式中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3、按工作面气温计算采煤工作面应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它的气温与风速应符合表1的对应关系。Q采=60v采S采K采=60×5.11×0.9=275.94m3/min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m3/min;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