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

ID:9818988

大小:96.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0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古典文献学英文名称:StudiesofChineseAncientDocuments课程代码:01240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数:3学分,51学时(理论讲授51学时)适用专业:编辑出版学制订人:姚倩制订日期:2007年2月27日审核人:周霞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古典文献学包括了中国古代文

2、献整理、编辑、出版、利用、研究的各方面基本功,亦是掌握现代编辑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知识,通过开设中国古典文献学,有得利于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并对学生今后从事中国文化的传播、文献的编辑出版、古籍的整理利用,或者产生深入研究的兴趣、读研考博,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课程目的  重点讲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古籍的编纂体例、目录、分类、版本、校勘、注释、辑佚、辨伪等,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古籍的整理、编撰、研究常识,掌握中国古代文献的发展源流与整理方法,同时,对中国历史上的不同类型文献及代表性

3、作品获得初步了解与印象,提高对古典文献的查找、阅读、整理、开发与利用的兴趣,奠定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必备的文化素养与业务素质。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文献、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理论讲授3学时)  讲授内容:  一、文献  (一)古代关于"文献"的记载:  (二)"文献"古义与今义的区别:  (三)不同学科对"文献"的理解  (四)文献学中的"文献"定义  (五)文献的功能  (六)文献工作  二、文献学  (一)文献学的形成  (二)文献学的研究范围  (三)文献学的

4、构成  三、古典文献学  (一)古典文献范围  (二)古典文献内容  (三)古典文献学内容与方法  (四)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意义  重点:重点掌握什么是文献?文献的古义与今义?什么是文献学?什么是古典文献学?为什么要学习古典文献学。  难点: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与时代划分。  第2章古代文献的源流与聚散(理论讲授9学时)  讲授内容:  一、古代文献的源流  (一)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录  (二)从甲骨卜辞到史料档案  (三)西周至秦汉时期文献的出现  (四)秦汉以后文献的发展  (五)古代文献的编著方式:述

5、、著、编、译、注释。  二、古代文献的聚散  (一)古代文献的散失  (二)古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三)古代文献的辑佚及方法  重点:重点了解我国古代文献起源于何时?怎样形成?怎样发展?我国古代文献经历过哪些重大的散失?我国古代文献亡佚的原因?怎样进行文献辑佚?  难点:文献的辑佚方法。  第3章古代文献的体裁与类型(理论讲授12学时)  讲授内容:  一、专著  (一)定义与特征  (二)著述内容与种类  二、文书档案  (一)定义  (二)种类  (三)重要文书档案:(殷商、西周)甲骨卜辞、(春秋)

6、候马盟书、(战国)楚国竹书、(秦)云梦秦律竹简、(东晋至元)吐鲁番文书、(唐宋)敦煌文书、(明)徽州文书、明清档案等。  三、总集、别集  (一)总集  1.含义  2.功用  3.种类  4.举要:如《昭明文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诗》《全唐文》等。  (二)别集  1.含义  2.功能  3.产生与发展  4.种类  5.别集举要  四、类书、政书  (一)类书  1.含义  2.特点  3.种类  4.功用  5.类书举要:如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宋《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太平御览

7、》《册府元龟》、明《永乐大典》(残卷)、清《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等。  (二)政书  1.含义:  2.类型  3.政书举要:如通代性政书--十通。即通典、续通典、清通典、通志、续通志、清通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会要有《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三国会要》《晋会要》《宋会要》《明会要》等;会典有《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等。  五、丛书  (一)含义  (二)功用  (三)源流与发展  (四)种类  (五)丛书举要:如《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

8、丛书》、《二十四史》等。  六、笔记  (一)含义  (二)源流  (三)种类  (四)举要:如《西京杂记》、《搜神记》、《世说新语》、《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  七、地方志  (一)含义  (二)起源与发展  (三)种类  (四)举要:如《大清一统志》、明《广西通志》、清《广西通志》。  八、家谱  (一)含义  (二)起源  (三)功用  (四)内容  (五)收藏  (六)价值  九、表谱  (一)含义  (二)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