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

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

ID:9819678

大小:172.8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5-10

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_第1页
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_第2页
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_第3页
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_第4页
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 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题目: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学院:广播影视学院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姓名:姜海燕指导教师:王振雨完成日期:2011-5-4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选题意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舆论监督这一概念的主体本应该是公众,然而人们更倾向于理解为媒介监督。无论如何理解,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以明确的态度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党的会议多次把舆论监督鲜明地写进有关报告和决议,可见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群众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但从总体看,对于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状况,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度

2、和满意度依然不高。舆论监督存在着监督不力、监督不易、监督不当的问题。同时,新闻工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成为了舆论监督发挥良好作用的绊脚石。那么,作为一名新闻人——舆论监督的民众代表,如何行使代表民众表达民意这种权力,值得我们探讨。主要内容:一、我国对于舆论监督的界定二、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史(一)历史(二)成就1、舆论监督写入中国的法规,地方对舆论监督的探索功不可没2、新闻界对舆论监督的广泛展开3、网络成为最新最有效的舆论监督手段三、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问题(一)监督力度不足(二)新闻工作者不敢监督(三)部

3、分记者职业素质低四、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规范与监管(一)改善我国的整体舆论监督状况十分重要(二)新闻报道要正确选题,注重典型(三)加强连续性和追踪性报道,健全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四)把握好度五、结论目的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全面辩证地分析新闻人的舆论监督力,进而使我国的舆论监督更加规范、系统。计划进度:2010年12月2日——2011年2月19日: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及任务书。2011年2月20日——2011年2月26日:进行调研等,完成论文提纲。2011年2月27日——2011年4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4、2011年4月16日——2011年4月25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11年4月26日——2011年5月4日:完成论文,上交答辩论文终稿。2011年5月4日——2011年5月13日:做好答辩前准备。2011年5月14日:进行论文答辩。指导教师签字: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年月日辽宁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论文题目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学生姓名姜海燕学号271503109年级、专业07级广播电视新闻学指导教师姓名王振雨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所在院系广播影视学院第一次指导(对确定题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意见):

5、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第二次指导(对论文提纲的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第三次指导(对初稿的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第四次指导(对修改稿的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第五次指导(对是否定稿、进入答辩及其它指导意见):指导方式:(请选择)面谈电话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主管院长(主任)签名院系盖章年月日注:指导意见如不够填写可加附页指导教师评语学生:姜海燕专业:广播

6、电视新闻学论文题目:舆论监督的现状浅析论文共页,设计图纸张。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分: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辽宁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单评阅人评语:评阅人评分:评阅人签字:年月日答辩委员会评语:院(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于年月日审查了届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委员会(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阅人评分:指导教师评分:答辩成绩:总成绩:院长(系主任)签字:年月日注:评阅人评分满分为100分,指导教师评分满分为100分,答辩成绩满分为100分;总成绩为三

7、者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摘要舆论监督这一概念的主体本应该是公众,然而人们更倾向于理解为媒介监督。无论如何理解,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以明确的态度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党的会议多次把舆论监督鲜明地写进有关报告和决议,可见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群众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但从总体看,对于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状况,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依然不高。舆论监督存在着监督不力、监督不易、监督不当的问题。同时,新闻工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成为了舆论监督发挥良好作用的绊脚石。那么,作为

8、一名新闻人——舆论监督的民众代表,如何行使代表民众表达民意这种权力,值得我们探讨。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舆论监督”一词存在着争议,所以第一部分简述我国对于舆论监督的界定基本可以归纳为媒介监督。第二部分简述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史,即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的历史和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此部分主要以举例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