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

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

ID:9829769

大小:5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1

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_第1页
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_第2页
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_第3页
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_第4页
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十二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发展规划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1-为进一步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基础,提高科学监管的能力与水平,建立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社会节约发展,实现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目标,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特种设备安全中长期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有关节能的要求,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问题(一)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源利用现状。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备,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关系到“节约发展、

2、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特种设备中有大量高耗能设备,主要包括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和起重机械等。截止2010年底,我国共有高耗能特种设备约300.3万台,其中锅炉60.7万台,换热压力容器76.8万台,电梯162.8万台。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设备的总量还在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高耗能特种设备中的锅炉是重要的能量源转换设备,也是能源消费大户和重要污染源。在我国,锅炉燃料以煤为主,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32.4亿吨,锅炉用煤约22.4亿吨,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能效水平相对较低,“

3、十一五”末其平均运行效率为-11-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年消费能源4.1亿多吨标准煤。目前我国石化石油、化工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5%,能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的生产成本。换热压力容器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能量传递设备,提高其效率对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换热压力容器的换热效率仅有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5%~25%,节能潜力巨大。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正在使用的电梯中,节能电梯约占30%。如果新增电梯广泛采用永磁同步电机、能量反馈系统等节能技术,并根据实际情

4、况对在用电梯进行能效优化或改进,能够节约大量电能。(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特种设备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尚在起步阶段。由于历史原因,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的监管逐渐弱化,甚至取消。没有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更无法对高耗能特种设备实施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的节能监管。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历史背景下,重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要求对高耗能特种设备实行节能监管。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必须加快推进。2.特种设备节能法规标准不完善。目前高耗能特种

5、设备节能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尚-11-处于起步阶段。换热压力容器和电梯尚无节能技术规范和能效标准,《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刚刚颁布,但与之配套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尚待完善。3.特种设备企业节能意识不强。由于我国能源价格偏低,能源消费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率比重较小,作为节能主体的企业普遍缺乏节能动力,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设计、制造、使用单位节能意识亟待提高,特种设备节能方面投入严重不足。4.特种设备节能服务机构培育发展不足。特种设备节能服务市场尚未形成,对节能服务机构鼓励培育

6、不够,促进节能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社会和使用单位对节能服务认识不足,现有节能服务机构起点低、底子薄、能力弱,节能服务领域和范围还比较窄,难以满足市场对特种设备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需要。5.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技术支撑条件不足。特种设备节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需要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但目前技术机构的人员技术素质、设备条件等难以完全适应节能监管工作开展的需要,制约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1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按照“节约发展、清洁

7、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依据,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法规标准,实施科学监管,倡导节约文化,建立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制度,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工作方针。着眼于国家节能工作大局,坚持将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和安全监察相结合,坚持依法监管、政策激励和技术服务相结合。运用全面覆盖、重点突破、分项实施、逐步到位的工作方法,形成企业主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典型带动的工作格局。以保障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为主线,以提高设

8、备本质能效和运行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末,新增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既有高耗能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和节能改造取得突破,全国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