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ID:9831961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11

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_第1页
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_第2页
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_第3页
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_第4页
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8年工作要点2018年,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娄勤俭书记视察苏州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勇当两个“标杆”、落实四个“突出”、建设四个“名城”作出应有的贡献。主要目标任务:工业增加值率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单位地区生

2、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省下达任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左右。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1500亿元左右。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竞争能力1.开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体系、构建智能制造苏州方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等方面,明确发展目标、示范重点和推进举措,落实示范区创建各项任务。-11-(责任处室:新兴产业发展处、产业投资处、科技与质量处、经济运行处、电子信息产业处、节能与综合利用处、信息化推进处、市软件办)2.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推进首批20家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出台细化方案,

3、推动评价考核,落实专项支持。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加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进力度,国家级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领先。做好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培育工作,力争新增省首台套重大装备35个。(责任处室:科技与质量处、新兴产业发展处)3.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建设10家左右的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我市优势产业列入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力争在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上取得突破。(责任处室:科技与质量处、新兴产业发展处、电子信息产业处)4.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相关市(区)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4、建立军民融合的市场化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认定,创建1家省级以上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加强与国内十大军工集团合作,打造军贸和军品一体化研发和生产平台。积极争取承办第三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半决赛。(责任处室:市国防工办、新兴产业发展处、产业投资处、大企业处)二、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高端发展-11-5.前瞻布局先导产业。打造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研究出台我市先导产业空间布局指导意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出台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实施先导产业院士领衔计划,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引导支持全市每个板块培育形成1~2个先导产业

5、。重点支持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昆山市半导体和光电产业,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相城区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产业等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建设。(责任处室:新兴产业发展处、科技与质量处、电子信息产业处)6.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新一代显示、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打造十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张家港新材料、常熟智能汽车、太仓高端装备、吴江信息技术、吴中智能终端、姑苏区软件产业等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市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责任处室:新兴产业发展处、

6、科技与质量处、产业投资处、电子信息产业处、电力能源处、大企业处、行业规划处、市软件办)7.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动重大战略性产业项目,扎实推进全市当年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00个,总投资300亿元左右。全年完成新兴产业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8%。(责任处室:产业投资处、新兴产业发展处)-11-8.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千企技改升级”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全市技改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保持在70%左右,不断提高设备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责任处室:产业投资处、科技与质量处、节能与综合利用处)9.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动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新

7、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0家以上,争创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5家,积极打造工业设计新载体。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新增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家。(责任处室:生产性服务业处、科技与质量处、软件办)10.突出软件园区建设。培育做大本地软件企业,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创建中国软件名城。(责任处室:市软件办、电子信息产业处、信息化推进处、信息安全处、节能与综合利用处)三、坚持融合提升,筑牢产业发展基础11.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11-出台《关于加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深入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