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

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

ID:9836116

大小:53.7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1

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_第1页
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_第2页
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_第3页
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_第4页
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务院有关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批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1〕7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批〈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的请示》(川府〔2001〕28号,以下简称《纲要》)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纲要》中关于绵阳科技城发展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及总体规划的意见。二、绵阳市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科技人员和智力资源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建设好绵阳科技城,把绵阳市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三、建

2、设绵阳科技城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营造有利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绵阳地区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和高等学校的整体优势,推进军民结合、产学研结合,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建立起能吸引、凝聚优秀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良好机制。适度超前发展教育,集中力量、联合当地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办好西南科技大学,培养建设绵阳科技城所需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相关服务业

3、的发展。要继续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注意防止重复建设。四、建设绵阳科技城的主体是四川省和绵阳市。建设中需国务院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重大问题,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或会同科学技术部等有关部门报国务院审批。请你省根据本批复精神,对《纲要》作必要修改后印发。     二一年七月三日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序言中共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四川是西部的大省,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科技教育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高新

4、技术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科教兴川的发展战略已经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四川省的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四川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望。建设科技城是国内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不失时机地启动绵阳科技城建设,发挥绵阳的科技和军转民优势,把绵阳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对于带动四川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四川省经济整体素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于探索在西部内陆省份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绵阳市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工农业生产基础

5、较好,四川省区划调整后,其经济总量仅次于成都,在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绵阳科技人员和智力资源密集,有一大批实力很强的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已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于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交通便捷,城市建设已形成较好基础,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切实可行的。本《纲要》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借鉴国际国内科技城建设的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国家有关部委和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经反复研究讨论形成。第一章绵阳科技城建设目标第一节区域范围和基础条件绵阳科技城位于四川

6、省成都平原北部,距成都110公里,以绵阳城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面积80平方公里。建设绵阳科技城的基础条件:一、经济基础。1999年绵阳市GDP总量311亿元,其中科技城区域内GDP155.5亿元,人均GDP2.7万元。二、科技基础。绵阳市是国家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6所,大中型骨干企业50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类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10万人,两院院士21人,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三、城市基础。绵阳科技城现有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

7、万,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建市10多年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路、铁路、机场等建设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城市绿化覆盖率32.48%,人均居住面积13.68平方米。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四、体制基础。绵阳是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和四川省“两个转变”试点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二节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按照“绵阳实际+国际标准和惯例+创新”的发展模式,艰苦创业,

8、锐意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