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

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

ID:9840603

大小:93.0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11

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_第1页
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_第2页
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_第3页
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_第4页
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黑体为增加部分,斜体下划线为删除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发挥生态公益林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的功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发挥公益性作用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生态公益

2、林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生态公益林。  (一)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护路林,其他防护林;(二)特种用途林:国防林,实验林,种子林18,环境保护林,风景林,文化纪念林,自然保存林等。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市、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公益林建设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补偿、科学利用经济补偿、分类管护的原则。第五条 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应当纳入市、区各级人民政府森林资源

3、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第六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市生态公益林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本市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管理、补偿和利用工作是本市生态公益林的主管部门,并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与管理、补偿和利用工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和补偿资金发放等工作。国土、规划、计划发展改革、财政、环保、农业、水利务、园林、旅游、公路交通、民政、公安等部门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同实施本条例。 18  第七条 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

4、管理经费,按照财政分级管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鼓励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动员社会力量以捐赠、认种认养等形式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第八条 生态公益林按批准权限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级。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和面积,由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界定,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意见,经市政府同意,报国家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市级、区级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和面积,分别由市、区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规划界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林业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

5、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公益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公益林的义务,有权对破坏生态公益林的行为进行制止、投诉和举报。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统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调查处理,并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处理情况书面答复投诉人、举报人。18第九条 森林、林木、林地经批准为生态公益林的,由市、区人民政府与生态公益林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签订界定书和管护协议书,并以此作为经济补偿的依据。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十条 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

6、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形成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为目标,以流溪河、增江河流域及水库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自然保存林、风景林及防护林带为重点,实行封育管护和林分改造。第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规划相协调。  各级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划,由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分别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生态公益林规划,经同级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报上一级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生态公益林建设18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

7、需变更的,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并公布,报上一级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一二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二)建设条件分析与评价;  (三)建设总体布局;  (四)分区或分项规划;  (五)建设进度安排;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七)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八)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十二条水库周边、江河源头和两侧、铁路和主要公路干线两侧等生态区位重要区域,以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的森林、林木、林地应当优先纳入生态公益林规划。第十三条生态公益林规划报送审批前,市林业行政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