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ID:9840852

大小:6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1

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_第1页
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_第2页
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_第3页
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_第4页
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政府和生产部门防御或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制定救灾措施、农业灾害保险政策,进行风险转移提供科学依据。风险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方面为风险本身表现为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评估是指风险区内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强度灾害给风险区造成的可能后果。灾害专家指出现代气象自然灾害风险的特点:综合性突出,影响面大,不确定性高,回旋余地小。沧州市气象灾害包括风雹灾害、暴雨洪涝灾害、干旱灾害、连阴雨灾害、干热风灾害,占灾害总数的2/3,其它灾害还

2、包括冻害、冷害、霜害、雷电灾害、雪灾、雾灾、酸雨、冰冻及病虫害等次生灾害,占1/3。1、沧州市农业产业布局根据沧州市农业资源区划和各县市农业种植大户情况,调查核实了沧州市农业产业布局情况,对全面制定我市农业风险评估意义重大。沧州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沧州市区以西土壤条件好,水利设施基本齐备,灌溉条件好;以东土地盐碱化严重,不适宜地下水灌溉,对降雨依赖严重。高产灌溉区:水土资源和农业基础条件好,旱涝保收区,粮食产量占全市的39%;半灌溉区:水土资源适中,粮食产量占全市的46%;旱作区水土资源和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粮食

3、产量占全市的15%;旱作区小杂粮占全市的40%,也是优质牧草产区.图1沧州市水利条件分布区划图2沧州市主要特色农作物及其易受威胁的气象灾害2、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原则气象灾害评估根据灾害发生频率、影响面积、危害性从低到高分为5级。例如:干旱之发生频率级别的确定:若有统计年鉴,则将有干旱灾害记录的年份作为一个干旱年,统计其概率,数值在0~1之间,分为5级,0.2一个级别。0-0.2:1级,0.2-0.4:2级,0.4-0.6:3级,0.6-0.8:4级,大于0.8:5级。若本地区不具有具体资料,根据不同的专家经验进行加权平均

4、得出,估计本地区十年中超过8年(经常)都出现了干旱灾害,则平定为5级,依次类推,分出1-5个级别。干旱之影响面积级别的确定:考虑受灾面积占本地区域种植面积的比例而定,如果凭经验或利用统计资料,8成或以上,定为5级,6-8成4级,依次类推分为1-5个级别。干旱之危害程度级别的确定:(此项主要为经验定级)。根据经验确定5个级别:1为较轻危害,此种灾害对本地影响不大;2为轻度灾害,有一定影响,可造成轻微减产;3为中等,可造成3-5成的减产;4为较重,可减产5-8成;5为重度,可减产8成或以上。其它灾害的评定方法类似干旱的评定

5、方法。针对每种灾害每个调查区域分为不同级别的风险区域,1类不严重,5类最严重,给出5个等级。暴雨洪涝:高风险区即当本区域出现暴雨或短时强降雨时,农田就会出现积水,受渍涝危害;低风险区为只有出现持续性暴雨或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时才受到危害的区域。风险分5级。连阴雨:风险分5级。连阴雨类别1代表出现了3-4天连阴雨天气就能受到危害的地区,其风险得分最高,为4分;连阴雨类别5代表连阴雨天气不遭受损失的地区或本地基本不出现连阴雨天气,得分为0;连阴雨类别2代表出现了5-7天连阴雨天气能受到危害的地区,风险得分为3分;连阴雨类

6、别3代表出现了8-10天连阴雨天气能受到危害的地区,风险得分为2分;连阴雨类别4代表出现10天以上连阴雨天气能受到危害的地区,风险得分为1分,干热风:风险2级划分。一般干热风危害是针对冬小麦而言的,此种灾害在沧州的西部、南部地区易出现,因此,易发生干热风危害的地区为1,否则为0。风雹灾:风险2级划分。由于此灾害的特殊性,雹走一条线,影响范围较小,但危害较大,根据某区域内是否容易发生雹灾分为1,0。3、风险评估结果及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东部综合风险最高,为我市最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区域。图3沧州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连阴

7、雨灾害的防御措施连阴雨天气是影响农作物稳产、高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根据本地连阴雨天气发生及其危害规律,搞好农作物及品种的布局和季节的安排。对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主要生育期内的连阴雨,提高栽培技术,改良土壤,推行中耕、培土等,做好排渍和病虫防治工作;在收获季节,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抢收抢晒工作。秋季是我市农产品收获季节,又是我市连阴雨多发季节,应尽量多配备必要的烘干设备,使收获的庄稼、棉花及小枣等农产品能及时烘干,避免发芽、霉烂遭受损失。图4沧州市连阴雨风险评估应对干旱措施  我市农业生产旱灾具有普遍性、多发性、持续

8、性,提高对长期抗旱的认识。  1、提高雨水利用率。根据水利部收集的相关数据,华北地区的雨水利用率不到15%,85%的雨水都随着河流流失了。解决华北地区旱情燃眉之急的应急办法,一是通过人工降雨;二是增加钻井取水力度。在雨季时积极回补地下水。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讲,利用雨水来解决缺水问题都是可行的。(雾取水法)2、兴修水利工程设施,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