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

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

ID:9847162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2

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_第1页
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_第2页
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_第3页
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_第4页
资源描述:

《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洪氏百年望族与西溪的那些事儿以南宋洪皓在杭州始传的洪氏家族,于宋、明、清三代出过许多重要人物,可谓名士辈出,尤在宋、明两朝最为鼎盛。其中包括南宋的洪皓、洪适、洪遵、洪迈父子,明代的洪钟、洪澄、洪楩、洪瞻祖、洪吉臣、洪吉晖、洪吉符祖孙,清代的洪升等。洪氏传人明代洪瞻祖《西溪志》中云:“我洪氏之先宋太师忠宣公鄱阳洪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子孙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其分支迁于西溪洪家埭。”自些,洪氏家族就与西溪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洪氏家族的领军人物洪皓,生于1088年,逝于1155年,字光弼,是一名著名的南宋官吏和史学家。他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出使当时金国的事了。南宋建炎

2、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锋芒。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却因此为高宗所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女真人统治的金国。在金15年,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年)金帝生子大赦时方南归。在金期间,威武不屈,时人称之“宋之苏武”。洪皓知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不但精通经学、史学,也精通诗文词赋。还“善琴奕”,“能别三代彝器”,识书画。洪皓对金国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礼仪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物产等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著有

3、《松漠纪闻》。归宋后,任徽猷阁直学士等职,谥魏国忠宣公。宋高宗特意于杭州西湖边葛岭赐建国公府。明王守仁《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称:“维洪氏世显于鄱阳。自宋太师忠宣公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三子景伯、景严、景庐皆以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由此,洪皓一家历时八百年长盛不衰,成了真正的钱塘望族。洪皓生有三子:洪适、洪遵、洪迈,俱先后中博学鸿词科,文名昭著。当时有“三洪文章满天下”、“天下三洪,文章之雄”之美誉。洪皓长子洪适(kuò)(1117-1184)(适音kuò),字景伯,号盘洲老人。自幼敏悟,洪适以文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据以订正史传讹。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

4、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以著书自娱,著有《隶释》、《隶续》、《隶韵》、《淳熙隶释》、《隶纂》、《盘洲集》、《五代登科记》、《宋登科记》等。其金石学著作,特别是《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宋代金石学三大家。洪适也是宋代知名刻书家之一,乾道初官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时刻书颇多。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皓次子洪遵(1120-1174),字景严。与兄洪适同中博学鸿词科,赐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翰林学士

5、承旨、同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位同宰相。卒谥文安。著名的钱币学家,对医学也颇有研究。洪遵著有《泉志》、《订正〈史记〉真本凡例》、《翰苑群书》、《翰苑遗事》、《谱双》、《洪氏集验方》、《金生指迷方》、《洪文安公遗集》等。尤其是所《泉志》,是一部考疑征信、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堪称中国钱币学的经典著作。对先秦货币之断代等问题有独到见解,于后世钱币学之研究影响甚大。洪遵为官一生,宽人荐贤,尽忠职守。在知太平州任上,50多岁的洪遵还组织民众修筑损坏的圩田。“方冬盛寒,遵躬履其间,载酒食亲饷馌,恩意倾尽,人忘其劳,闻者以为盛德。”洪皓三子洪迈(1123-1202)

6、,字景庐,号容斋、野处。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博学鸿词科。历任吏部郎兼礼部孟飨礼、起居舍人、翰林学士、起居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同修国史、中书舍人兼侍读、敷文阁待制、焕章阁学士、提举万寿宫、端明殿学士等,曾在福州、泉州、赣州、绍兴等地任地方官或教官。在中央和地方任职期间多惠政。任敷文阁待制时,建议修边备、补水军。知赣州时,着力整治地方顽军。知绍兴时,为民减负。三子洪迈,文学成就最高。史载洪迈“学问赅洽,为不数见。”六经诸史各家文集无所不通,人称在父兄之间“文学最高”。历高、孝、光、宁宗四朝,屡兼编修官,从《日历》到《实录》,从《圣训》到《国史》,参与编纂各种体裁的史书

7、。对当朝事还作过专门的记述,著有《绍兴以来所见记》等。一生著述丰富,著有《容斋随笔》、《野处类稿》、《史记法语》、《经子法语》、《南朝史精语》、《夷坚志》、《万首唐人绝句》、《容斋诗话》、《容斋四六丛谈》等,见于《宋史·艺文志》的就有近30种之多。《容斋随笔》是洪迈传世作品中最完整的一部,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5个部分,共74卷1215条。这本书,据说也是精通二十四史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去世前读的最后一本书,可见其功力深远和意义重大。洪皓次子洪遵后裔洪捷中,从上饶迁浙江上虞,洪捷中后代洪有恒又迁钱塘(今杭州)西溪。洪有恒之父为洪荣甫亦随子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