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

ID:9848906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12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_第1页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_第2页
资源描述: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1.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实验室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1).当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b)适用时,实验室

2、本身或相关实验室已发生的事故分析;c)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不限于生物因素),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和可能涉及的人员(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d)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e)适用时,实验动物相关的风险;f)人员相关的风险,如身体状况、能力、可能影响工作的压力等;g)意外事件、事故带来的风险;h)被误用和恶意使用的风险;i)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j)危险发生的概率评估;k)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后果分析;l)确定可接受的风险;m)适用时,消除、减少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及采取

3、措施后残余风险或新带来风险的评估;n)适用时,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适应程度评估;o)适用时,应急措施及预期效果评估;p)适用时,为确定设施设备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开展运行控制提供的输入信息;q)适用时,降低风险和控制危害所需资料、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评估;r)对风险、需求、资源、可行性、适用性等的综合评估。(2).应事先对所有拟从事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3).风险评估应由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

4、4).应记录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5).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或对风险评估报告复审,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6).开展新的实验室活动或欲改变经评估过的实验室活动(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7).操作超常规量或从事特殊活动时,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8).当发生事件、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9)

5、.当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10).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时宜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潜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11).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常规运行,而且适用于对实验室、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或关停期间。(12).除考虑实验室自身活动的风险外,还应考虑外部人员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13).实验室应有机制监控其所要求的活动,以确保相关要求及时并有效地

6、得以实施。2.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复杂程度决定于实验室所存在危险的特性,适用时,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3.风险评估报告应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4.风险评估所依据的数据及拟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应以国家主管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或行业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标准等为依据;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前应经过充分验证,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5.风险评估报告应得到实验室所在机构生物安全主

7、管部门的批准;对未列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目前,我检验科共设置:生化室、临检室、免疫室、细菌室、血库、艾滋病室、门诊化验室、急诊化验室八个生物实验室,均为一级生物实验室BSL-1实验室风险控制程序1.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2.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3.在实验室门口应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4.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清洁、不渗水、

8、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5.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应稳固,边角应圆滑。6.实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应便于清洁,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7.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8.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9.实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10.如果有可开启的窗户,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