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

ID:9849072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2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_第1页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_第2页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_第3页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_第4页
资源描述: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姓名:杨盈学号:222009314011263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2009级班级:五班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

2、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

3、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然而,成功的课程改革必须有课程实践者——教师的参与,教师不能游离于教育改革,只有教师认同改革理念,参与改革过程,在改革中学习与成长,担当更重要的责任,做改革的行动者,激起自下而上的改革,才能达成改革的理想。那么,对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当代教师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应该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

4、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

5、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二)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三)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完善个性,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其次,为了应对改革,教师要尝试去转换自己的教师角色。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6、,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雕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

7、;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了解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

8、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