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

ID:984991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2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1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2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3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4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1000多所高等学校的教育大国,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国家自1999年起采取扩招政策。到2010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达3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5%。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也逐步加重,一些高校的校园显得狭窄了,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宿舍也不够用了。于是,扩建校区或另建新校区、增加教学设施设备等成为高校不得不采取的举措。然而,由于政府投入的相对不足,高校新校区建设经费面临严重短缺。因此,探索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模式便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一.目前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目

2、前我国高校的主要收入渠道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益和社会捐赠性收入等方面,由于财政拨款只能满足人员经费开支,学费收入满足学校基本运转之后所剩无几,科研收入必须专款专用,校办产业收益规模小且不稳定,社会捐赠性收入还没有形成规范,因此这些经费来源都无法解决新校区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问题。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渠道,目前主要有二种:一是银行贷款渠道;二是BOT项目融资渠道。7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1000多所高等学校的教育大国,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国家自1999年起采取扩招政策。到2010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

3、已达3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5%。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也逐步加重,一些高校的校园显得狭窄了,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宿舍也不够用了。于是,扩建校区或另建新校区、增加教学设施设备等成为高校不得不采取的举措。然而,由于政府投入的相对不足,高校新校区建设经费面临严重短缺。因此,探索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模式便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一.目前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目前我国高校的主要收入渠道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益和社会捐赠性收入等方面,由于财政拨款只能满足人员经费开支,学费收入满足学校基本运转之后所剩无几,科研收入必须专款专用,校办

4、产业收益规模小且不稳定,社会捐赠性收入还没有形成规范,因此这些经费来源都无法解决新校区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问题。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渠道,目前主要有二种:一是银行贷款渠道;二是BOT项目融资渠道。7银行贷款渠道是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扩大招生,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迫使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融资,银行与高校的合作渐成潮流,高校的银行贷款急剧增加,银行贷款成为高等院校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融资渠道之一,特别是在新校区建设以及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过程中运用最为突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此而带来的理财风险:一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很

5、多高校的新校区建设资金需求量都非常大,通常预算都是几亿,甚至十几亿、二十几亿,而且建设工期都较长,而银行一般都是按照高校的需求并且按项目分期分批发放贷款,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银行感到风险较大,可能会停止发放新的贷款,那对完全依赖银行贷款进行的建设项目会带来很大风险,有可能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停工,最终影响学校的建设发展;二是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的风险。由于高等院校的主要还款来源是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虽然来源比较稳定,但目前在这两个融资渠道上已很难获得更多的增量,高校每年的还款能力相对是固定的,而商业贷款的期限都不是很长,如果资产负债率很高,会带来到期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另外,由于国家宏观

6、金融政策调整,很多银行开始不断压缩地方高校的贷款规模,使得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贷款和贷款到期续贷工作难度加大。一些银行明确表示不再向高校发放信用贷款,要求高校采取抵押或收费权质押等债务担保措施。银行贷款政策的紧缩迫使高校要采取多渠道融资以获取新校区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而不能太多地依赖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7BOT项目融资模式是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另一个重要融资渠道。BOT的英文全称是Build-Operate-Transfer,意思就是建设一经营一移交,是一种主要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这种方式就是由政府授予特许权,利用私人资本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给予投

7、资者一定的年限经营管理,当特许年限结束后,私人投资者按照约定将该设施无偿或者以极少的名义价格移交给政府。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政府建设基础的资金短缺问题,最大程度的提前建成了使公众受益的设施,还引导了私人资本进行正确的投资,使私人资本在合法投资盈利的同时不致对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达到双赢效果。近年来,BOT项目融资模式不仅在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成功的经验也被引入了高校融资的领域之中。1996年,我国第一个运用BOT项目融资模式建设的高校物业项目在天津建成,这个项目是由北京京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