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230

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230

ID:9852446

大小:9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2

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230_第1页
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230_第2页
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230_第3页
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230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23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坑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测量的几种方法李月彬李彩云摘要: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使得城市发展不得不向上或向下发展,基坑开挖的深度越来越深。为了确保基坑支护的安全,不论是一、二、三级基坑,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要求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都要求进行监测,现就当前基坑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关键词:水平位移测量;视准线法;小角法;前方交会;后方交会;极坐标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city'seconomicconstruction,urbanlandismor

2、eandmoretense,whichmakestheurbandevelopmenthadtogoupwardordownward,suchasthedeeperanddeeperexcavationoffoundationpit.Inordertoensurethesafetyoftheexcavationsupportsystem,nomattertheprimary,secondary,orthirdpit,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BuildingFoundationPitProjectMonitoringTechnicalRe

3、gulationGB50497-2009,thehorizontaldisplacementofthepittoparerequiredtobemonitored.Hereby,thispaperwillexpoundstheseveralmethodsforthecurrenthorizontaldisplacementmonitoring.Keywords:horizontaldisplacementmeasurement;collimationlinemeasurement;small-anglemeasurement;forwardintersection;r

4、esection;polarcoordinates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视准线法视准线法,主要应用在场地比较开阔,基坑比较规整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基坑。(1)基准点的布设:在基坑的四个边上分别布设一对基准点。基准点应离开基坑的距离不小于开挖深度的3倍。一对基准点应与被监测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误差不大于5cm。见附图:(2)观测方法:在一个基准点架设仪器,另一个基准点定向。利用经纬仪或激光准直仪直接观测一个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上的标尺读数。根据精度要求观测多个测回,求平均数计算位移增量,计算基坑坡顶监测点的本次位移

5、量及累计位移量。视准线法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观测数据直观,对仪器精度要求不高,方法简便。缺点是受场地影响较大,只适用于规则的基坑,幷且距离不宜太远。2.小角度法:小角度法主要是适应基坑相对比较规则,个别点监测点与一对基准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但与两基准点角度不大的基坑。(1)基准点的布设:采用小角度法观测水平位移的基准点的布设与视4准线法要求基本一致。也是沿基坑的每一周建立一条轴线(即一个固定方向)。⑵观测方法:在一个基准点加设仪器,另一个基准点定向利用经纬仪直接观测一个强制队中的觇牌。读取监测点的角度。根据精度要求观测多个测回求平均角度值。用固定方向与测站位移点方向的小

6、角变化△β"(偏离视轴线的小角一般不大于30")。按公式:△s=△β"/p*s(s的测量精度不小于1/2000,可以只观测一次)计算增量,比较每次的变化值,计算水平位移量。⑶小角度的优缺点:小角度对距离测量精度不高,但对角度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并且距离不宜太远,工程量较大,效率低。3.前方交会法前方交会法适用变形点上不便于架设仪器的基坑,精度要求较高的基坑作业。(1)采用前方交会法基准点布设:为了满足监测要求在基坑的四周布设高精度的控制网,控制网应满足将来前方交会60°~120°要求。基准点应采用观测墩、强制对中装置。(2)前方交会的观测:前方交会的观测采用的仪器精度应

7、不小于1",采用DJ1型仪器应观测6个测回,求角度平均值α、β(α、β角度不小于30°),按公式:求P点的坐标。每次观测的坐标值与首期观测值比值,计算每期的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P点位中误差的估算公式为:为测角中误差,D为两已知点距离。前方交会的优缺点:精度高,但作业复杂,劳动效率不高。后方交会法:适用于变形监测点上可以架设仪器,且与3个基准点通视的基坑监测。(3)采用后方交会法基准点布设:为了满足监测要求在基坑的四周布设高精度的控制网,基准点应采用强制对中装置。(4)后方交会的观测:后方交会的观测采用的仪器精度应不小于1",采用DJ1型仪器应观测6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