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ID:9858159

大小:240.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2

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_第1页
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_第2页
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_第3页
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朱艳仙(中共普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云南普洱665000)摘要: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精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保护好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遗产。普洱的各民族创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节日相结合而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保持地方传统文化本色,保护民族文化核心价值,又要不断创新,避免表现形式的模式化;建立民间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办节”机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节庆文化品牌。关键词:民俗节庆;意义;传承;创新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图

2、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811(2013)01-0046-04作者简介:朱艳仙(1976—),女,汉族,中共普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精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保护好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遗产。如今,利用传统节庆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形成文化集聚效应,带动旅游、餐饮、服务、出版、休闲娱乐等产业链发展,衍生附加值产品,已经成为了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大发展的有

3、效途径。这其中,如何既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又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一、普洱主要文化节庆活动现状普洱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除汉族外,世居着哈尼、彝、拉祜、佤、傣、布朗、回、白、瑶、壮、苗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4%。全市辖1区9县,9县均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即: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

4、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其中,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西盟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普洱的各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节日相结合而彰显了普洱独特的魅力,普洱新打造和传统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中国普洱茶节、普洱民族文化艺术节、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中国西盟国际木鼓节、中国孟连娜允神鱼节,中国澜沧拉祜族的葫芦节、江城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宁洱茶马古道节以及泼水节、火把节、新米节、新水节、苦扎扎节、十月年节、祭竜节、扩塔

5、节、畲笆节、盘王节等。近年来,普洱市通过着力打造节庆活动,对外提高了普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凝聚了人心,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了旅游业,为普洱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达到了一举多赢的目的。二、普洱举办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意义分析普洱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明、服饰文明、民间美工技艺等优秀的文化,集歌舞、表演、戏曲、乐器、服饰表演等为一体。每逢节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既有舞台民族文艺演出、民俗风情展演、民族

6、美食盛宴、民族体46普洱传统民俗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朱艳仙育竞赛,又有广场篝火民族歌舞大联欢等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即热闹欢腾,又展示和诠释着普洱各民族传统的若干文化事象,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1.传承和发展地方民俗文化节日是最能够反映文化特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它的粘附力很强,凝结着民族历史、人类起源、氏族分支、宗教祭祀、农事生产、娱乐交际、知识技能传授、伦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服饰等。这些地方文化现象,不论观念意识,还是日常行为模式、风俗习惯,都牢牢地凝结在节日文化之中。但是,随着科技和

7、社会的进步,现在不同地域文化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必然产生文化同构、文化流失等不良现象。随着各地民间节庆活动的开展,当地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的需求重新得到制作和发展,一些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又受到重视和发掘,一些传统的民间服饰、饮食等又重新展现在人们而前。例如西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古老、原始、神秘、神奇而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阿佤文化。它包括世居阿佤山区的佤族、拉祜族、傣族等民族神奇的民族历史,多彩迷人的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民族文学艺术,以

8、及生产劳动、民居建筑、饮食服饰、婚丧嫁娶、节庆活动、体育运动等古朴多样的民族传统。通过举办木鼓节,西盟古老的佤文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一批优秀的传统的佤族歌舞也脱颖而出。再如近年来,随着澜沧葫芦节的举办和“拉祜文化名县”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大批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了挖掘和保护,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民间舞蹈《拉祜族芦笙舞》多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