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

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

ID:98582

大小:137.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6-21

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762-2008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AfforestationofJatrophacurcas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种子和苗木14造林地选择15林地清理16造林密度17造林整地28造林方法29抚育管护210造林作业设计311检查验收及造林技术档案3前言本标准所指麻疯树(Jatrophacurcas),又名小桐子、小油桐、膏桐。本标准的编写依据:GB/T1•1─200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

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攀枝花市林业局,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彻虹、叶洪刚、谭中月、唐平、向国喜、李德贤麻疯树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麻疯树(Jatrophacurcas)人工造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麻疯树造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

3、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GB6000—8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DB51/283.1—1998森林抚育调查设计规范DB51/T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6—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分级3种子和苗木3.1种子播种造林种子的质量应达到DB51/T706—2007规定的Ⅰ、Ⅱ级种子质量标准。3.2苗木造林苗木的质量要求和起苗、标志、包装、运输等技术,执行DB51/T705—2007的

4、规定。4造林地选择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4.1土壤条件应选择土层厚度>30cm,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的地段造林。4.2热量条件宜选择无霜冻的地段种植。以生产种子为目的的造林,造林地段的年平均气温应≥17℃。4.3坡向条件在各坡向均可种植,但以阳坡、半阳坡造林结实较好。阴坡、半阴坡造林,宜选择光照条件好的地段。5林地清理采用块状或带状清理,并可与整地结合进行,边清理边整地。块状清理是以种植穴为中心,清除四周的灌丛和杂草,清理范围根据整地规格的大小而定,一般不小于80cm×80cm;带状清理是以种植行为中心成带

5、状地清除灌木、杂草,清理带与保留带平行配置,清理带宽度不小于80cm。6造林密度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培育目标和管理水平确定造林密度,有岩石裸露、陡岩、陡壁的造林地,按实际情况确定造林密度。常用造林株行距为2m×3m、2.5m×3m、3m×3m。7造林整地7.1整地方式7.1.1穴状整地规格40cm×40cm×40cm、50cm×50cm×40cm、60cm×60cm×50cm。7.1.2带状整地常用带状松土或水平阶,整地带宽度50cm~60cm,深30cm~50cm,带长10m~15m或根据地形确定。7.1.3带状+穴整地带为水平带,带宽40cm~50cm,深30cm~40cm,带长1

6、0m~15m或根据地形确定。带上挖穴,规格30cm×30cm×30cm、40cm×40cm×40cm。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7.2整地时间一般应在造林前整好地,干热河谷地区应在造林前3个月整好地,即在造林前一年的10月至造林当年的3月整地,以整地时间越早越好。7.3施底肥及回填7.3.1回填土一般应在造林40天前结合施底肥回填好种植穴。回填土时将一定量的表土与底肥充分混匀后,填入种植穴的中下部至穴缘15cm处,上部回填造林地土壤。回填土应高于种植穴3cm~5cm。7.3.2底肥种类及用量根据造林地土壤的肥力状

7、况和酸碱性确定施肥量及合理搭配肥料种类,多用有机肥等长效肥料为主进行配方,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施用微量元素,如硼、镁等。常用肥料及用量为:厩肥5kg/穴~10kg/穴,油枯1kg/穴~3kg/穴,垃圾肥2kg/穴~4kg/穴,复合肥0.5kg/穴~1kg/穴,垃圾肥1kg/穴+油枯1kg/穴,垃圾肥1kg/穴+复合肥0.5kg/穴,厩肥5kg/穴+复合肥0.5kg/穴。8造林方法8.1植苗造林8.1.1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时应去除容器或撕破容器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