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ID:9863641

大小:349.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5-12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1页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2页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3页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4页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0: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柑橘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果种类,是我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果品。近年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总产量稳步提升,鲜食柑橘出口量逐年递增,橘瓣罐头产量和出口量均已超过世界的70%,柑橘产业正成为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巩固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果,促进柑橘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2003年,农业部发布《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投入扶持,推进规划实施,长江上中游柑橘带、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和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以及一批特色柑橘生产基地(简

2、称“三带一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柑橘种植规模、单产水平、销售价格和出口量同时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主要成效1.柑橘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2007年全国柑橘种植面积2912.1万亩,总产量2058.3万吨,较2002年分别增长了38.2%和71.7%。柑橘产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国产柑橘国内市场份额有所提高,2006年鲜食柑橘出口量比2002年增加了1倍,同期进口仅增加了16.2%。柑橘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长江上中游柑橘带、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和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发展迅猛。2007年,5万亩以上的县面积1572.5万亩,产量1193万吨,

3、分别占全国的54%和58%。2.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品种和熟期结构得到优化。五年来,通过无病毒容器苗(大苗)定植、高标准果园建设、节水灌溉、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生草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完熟栽培等一批新技术的集成和推广,优势区域栽培水平显著提高,单产大幅提升,由2002年的569.3公斤/亩增加到2007年的706.8公斤/亩。一批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开始商品化生产,优质甜橙、脐橙和椪柑的种植规模扩大,优质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的市场供应量增加。鲜果供应期延长,虽然柑橘上市期仍大量集中于11-12月,但熟期搭配进一步优化,已向两头延伸为7月至次年2月。3.组织化日趋加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

4、柑橘优势区内有各类柑橘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196个,会员17.27万人,涉及种植面积800多万亩、产量1000多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0%和57%。建立了从柑橘良种繁育体系、苗木生产、专业化栽培基地建设到商品化处理及加工的产业体系。重点产区建立了柑橘无病毒苗圃,发展了容器集中育苗和集约化商品生产,开发了优质产品,带动了柑橘采后处理加工业及专业营销体系的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4.质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总体向好。随着布局优化、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果品品质得到了较大改善,优质果率由30%提高到50%。5年来,优势区柑橘出口大幅增长,柑橘鲜果和橘瓣罐头出口分别由2002年的19万吨和22.1万

5、吨,提高到2006年的37.7万吨和31.7万吨。新开发的非浓缩橙汁系列产品,销售势头看好。规划的实施带动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柑橘产业正成为产区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二)总体评价通过五年建设,上一轮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初步实现。建立了国家柑橘脱毒中心、育种中心、一级采穗圃,省区市二级采穗圃和重点产区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初步形成了国家三级无病毒良繁体系。部分地区还建立了无病毒母树注册制度、无病毒容器苗质量确认制度,保证了柑橘苗木的品种纯正,提高了建园质量,缩短了见效周期。新建高标准无公害柑橘基地450万亩,建设商品化处理线200余条,建成橘瓣罐头生产线210条,橘瓣罐

6、头出口稳定,橙汁加工开始起步。各柑橘产区和大中型城市完善了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保证了产品及时销往各地。柑橘产业发展得到有力推动。(三)经验与启示1.规划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在规划的引导下,低产、低效和非适宜区的橘园逐步减少,高产、高效和适宜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在面积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产量持续增长,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科技支撑了产业持续发展。五年来,坚持引育种并重,丰富了柑橘品种,基本实现了早、中、晚熟配套和鲜销、加工品种配套。早、晚熟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应用延长了柑橘的市场供应期。无病毒大苗和容器育苗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了果园建设质量和资金回笼速度,激发了果

7、农积极性。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保证了果品质量安全。3.龙头企业带动了产业化经营。坚持内联企业、外联市场,探索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模式,扶持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了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育苗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专业化、产品商品化进程,确保了销路最广化和效益最大化,产业化经营得到深化。4.多元化投入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优势产区多方引进资金,形成了社会资金、政府投资、外资等多元化的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