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

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

ID:9863644

大小:17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2

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_第1页
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_第2页
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_第3页
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_第4页
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中的思考金杨建/赵友忠【专题名称】初中数学教与学【专题号】G352【复印期号】2011年01期【原文出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10年9中期第2~4页【作者简介】金杨建,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赵友忠,江苏省高邮市武安中学。【关键词】EEUU    利用导学案辅助教学是现在许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设计、使用一份质量较高的学案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作用。    下面笔者将自己对导学案的一点理解,结合部分导学案中的片断,提出一些想法,与大家探讨。    1 如何设计导学案

2、    1.1 导学案的组成部分    导学案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个学校、每位老师总会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导学案。现笔者结合本校“三步三段”式课堂模式改革的探索,谈谈导学案应具备的内容。    1.1.1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案例1: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10.7.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视点、视线及盲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数学建模的能力,综合应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使用数

3、学的意识,培养利用数学知识探索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视点、视线及盲区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综合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案开始部分即设置学习目标及学习的重、难点,开宗明义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重要知识及难点内容。学生可以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也有一些导学案将学习目标或本节课学习内容放在整份学案的结尾,起到总结回顾的作用。学生也可以知道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是否学到了,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目标不是教学目标,在编写学习目标时,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案例1的

4、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这节课需要学习哪些内容,这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表述为教师的教学任务。    1.1.2 知识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探索是指教师在新课开始时,从旧知识中找出新知识的生长点,用类比的思想推出新知识的概念与性质;或从生产、生活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情境,让学生思考其原因,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或设置学生活动(操作、观察、归纳),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数学概念。探索可以是自学,也可以是操作。    1.1.3 典例精讲,强化理解概念    典例精讲是指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对重要

5、概念,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精讲,并利用一两道典例进行拓展,让学生加深对刚刚探索知识的理解,同时对知识的应用做适当的拓展。选取的例题,应能充分体现数学的概念和方法,避免难题、偏题、怪题。    1.1.4 当堂反馈,及时评价、巩固学习效果    案例2: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10.7.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当堂反馈:    (1)视点指的是  (  )    A.眼睛的大小    B.眼睛看到的位置    C.眼睛的位置。    D.眼睛没有看到的位置    (2)由视点发出的线称为__,看不到的地方称为__。    (3)电影院里座位呈阶

6、梯形状或下坡形状的原因是  (  )    A。增大盲区    B.盲区不变    C.减小盲区    D.为了美观而设计的    (4)成语“一叶障目”的现象指的是一种    (  )    A.盲区增大    B.盲区减小    C.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大,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小    D.视点与树叶的距离越小,看到的范围(树叶外)越小    (5)成语“坐井观天”说的是青蛙坐在井底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视点、视线、盲区的角度,说明“井底之蛙”的  大。    (6)如图1,当你乘车沿着一条平坦的大道向前行驶时,你会发现,前方那些高高矗立的建筑

7、物好像“沉”到了位于它们前面那些较矮的建筑物后面去了,这是为什么?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7)如图2,一只猫蹲在墙前,老鼠躲在墙后,请你用阴影画出老鼠活命的活动区域。    (8)小明把手臂水平向前伸直,手持小尺竖直,瞄准小尺的两端E、F,不断调整站立的位置,使站在点D处正好能看到旗杆的顶部和底部(如图3)。设小明的手臂长为l=40cm,小尺长a=20cm,点D到旗杆底部的距离AD=40m,求旗杆的高度。    当堂反馈能使学生对课堂探索、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巩固,同时也能让教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在选取反馈习

8、题时,应充分注重基础题。此时,做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而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概念的深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