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

ID:9869868

大小:8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3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_第1页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_第2页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_第3页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_第4页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解读根据《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其中,正指标有14个,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和环境质量指数;逆指标3个,包括: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单位GDP能耗;区间指

2、标6个,包括: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现对各项指标简要解释如下:一、经济发展(5项指标)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城镇)。1、人均GDP。是指一定时期内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全面小康目标值为人均≥31400元。计算公式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常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英文简称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

3、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GDP包括国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成果,这些常住单位既包括国有的、集体的和外资的企业,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和居民。对于一个地区如省、市、县、区,称为“地区生产总值”。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的经费支出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全面小康目标值为≥2.5%。计算公式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当年GDP×100%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

4、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全面小康目标值为≥50%。计算公式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GDP)×100%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4、城镇人口比重。是指一个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占该地区总人口数量的比重。全面小康目标值为≥60%。计算公式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

5、÷人口总数)×100%城镇人口有几种口径的统计数据,本指标使用的是人口普查中按城乡划分标准统计的城镇人口数。5、失业率(城镇)。失业率是指某时点(期)失业人口与同时点(期)经济活动人口(即劳动力)之比。全面小康目标值为≤6%。计算公式为:失业率=某时点(期)失业人口÷同时点(期)经济活动人口×100%失业是指16岁以上的城镇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调查期间未参加社会劳动、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失业率(城镇)是通过调查城镇失业人数计算出来的。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均可计算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由于失业现象的变化在短期内是渐变的,因此两类指标差别不大,目前一

6、般使用的是时点指标。公式中的失业人口数是指调查失业人数,而不是登记失业人数。二、社会和谐(5项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6、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全面小康目标值为≤0.4。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直接法、几何法。直接法计算公式:其中,G为基尼系数,n为被调查人数,为第i个被调查者的收入,为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收入。几何法计算公式:其中,G为基尼系数,表示洛伦兹曲线L和直线OC围成的面积(如图1),表示△ODC的

7、面积。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人占有;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每个人的收入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基尼系数处于0和1之间。7、城乡居民收入比。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以农村为1)。全面小康目标值为≤2.8。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指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系数。全面小康目标值为≤60。计算公式为:其中n为辖区内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