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

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

ID:9875163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3

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_第1页
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_第2页
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_第3页
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_第4页
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着信念, 我们启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记事2008年11月20日经过与华东师范大学相关科研机构多方沟通,共同旨趣聚焦于“以评价促进学习”领域,决定合作开展“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2008年12月23日唐江澎校长带领我校名师发展共同体代表5人,前往华东师范大学,与崔允漷教授、胡惠闵教授,就“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进行了交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1月5日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漷先生,应邀到我校做了题为《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讲座。2009年1月9日—10日我校开展三次选题沙龙活动,崔允漷、胡惠闵、周勇博士到我校指导选题。2009年1月17日“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课题组向专

2、家提交选题汇总表。2009年1月19日崔允漷教授就汇总选题提出修改意见。2009年1月20日—2月25日“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子课题组撰写并提交第一期课题研究方案。校长视角带着信念,我们启程唐江澎省锡中人有自己的信念:当我们试图改变教育教学现状时,变革似乎是唯一的选择;理论引领和科学探索能够改变我们的现状。这样的信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们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确立起来的。当时,我们面对的是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无序开设的实际。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曾竭尽全力来丰富课的种类,看到别的学校成功开出了什么课程,我们会仿效开设;发现教师有什么特长,也会鼓励他开发相应的课程

3、。但是,为什么要开设这些课程?课程体现了一所学校怎样的教育追求?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回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保障自主开发出的课程具有基本的质量?我们无法回答,以我们的经验,甚至也无法提出这么一些显然体现着课程理论色彩的问题。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缺少理论的引领,自己无法突破经验的限囿。在此背景下,学校尝试与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博士的团队合作。许多周末,崔博士的团队会从上海辗转来到无锡的乡间小镇,在简陋的学校招待所住下。那是实实在在沉下心来的研讨,这种研讨竟持续了三年之久。那时候,崔博士刚从海外归来,他的学术话语与我们的经验话语还有一定距离,

4、探讨起来,有时候会同词异义,需要我们耐心倾听、相互转译以理解对方的语义。但就是在这样的交流、探讨与合作中,彼此才不断发现了对方的价值。对于实践工作者而言,发现并承认理论的价值,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当我们指责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时候,自有学者足不出斋、向壁擘画形成的虚空,但我们那种自疏、远离理论的畏惧感与骨子里轻视理论作用的价值观,是否也在拉大着这层隔膜!学者自有学者的专长,他们的学术背景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可以将我们面临的问题放置在世界教育的背景下来探讨;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澄清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准确地判定我在哪里、我要去何方;但是,学者专家并非锦囊在握的仙人,会抛给我

5、们一个个阿里阿德涅线团,导引着实践者走出现实的迷宫。他们是有智慧的同路人,与我们共同披荆斩棘,探寻前方的路。就是在共同的探索中,校本课程,这个西方的舶来概念有了中国化的操作样式。我们所形成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技术规范等等文件,影响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我们改变了省锡中的课程,让学生个性的生长有了肥沃的土壤;我们发展了教师,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技术在实践中提升;更重要的是,省锡中人确立了理论引领、科学探索能够改变现状的信念,这是我们进行今天乃至今后教育改革的认识基础、精神财富和实践指针。后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又遇到了诸多问题。强调学生研究的自主性,又如何防止研究的随

6、意性?教给学生基本的研究规范,又如何避免学院化的教条扼杀研究的热望?研究性学习的师资从哪里来?常态化的课程又怎样管理?如何评价合作状态下的学生学业成就?有了上一次成功的探索,我们便坚定信念:在理论的引领下,科学探索。又是三年,三年间我们约定:不遗失一次会议、活动的记录;不发表一篇阶段性成果报告;不接受采访、报道。2003年,当我们探索了4种开发模式,解决了我们遇到的问题时,我才在全国的一次研讨会上讲了省锡中的探索。钟启泉先生以少有的激动评价:锡山高中的经验,是真实践中产生的真经验。此后,我们便重新翻出那一页不缺的记录,回望三年间的争论、探索,用纪实的笔风,尽量如实地复原我

7、们的心路、我们的挫败、我们的失误与我们的感悟,主要不是想告诉别人我们怎样做,而是要述说我们一路如何走来。所有的故事都在崔允漷博士主编的“研究性学习案例”丛书中,我们的一本名为《有效,无限的探寻》。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较之校本课程,我们更多一些研究的理性自觉与规范意识,为我们今天的探索奠定了方法、技术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注视着主阵地上的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在外围战场突破阻碍、节节进展的时候,多年累积的改革经验与实践智慧已经使我们拥有了逼近主阵地的底气,但我们仍然面临着主攻路径的选择问题。在路径的选择上,我们太过慎重了;有时候甚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