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求师以德育人

以德求师以德育人

ID:9876903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13

以德求师以德育人_第1页
以德求师以德育人_第2页
以德求师以德育人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德求师以德育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德求师以德育人吉林大学教授邴正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对于高等教育界来说,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强师德建设,以德治校,以德求师,以德育人。这也是当前高等学校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新体系的迫切需要。一、以德求师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队伍的前提高等学校不但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而且对国家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学因之对教师当有较高的要求,既要有博大精深的学识,又要有德高望重的操行。大学培养学生,应是多方面

2、、全方位的教育过程,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交往技能、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面向学生的六大培养目标。其中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都直接涉及“德”的问题。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献身科学发现与创造的执著热情、实事求是的态度、大胆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意志。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品德、操守、道德修养。学习知识的过程与学习做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合二而一的,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同样,教书与育人也必然是合而为一的,也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大学对大

3、学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的师德性质和内容,作为教师应该是追求知识、献身学术的模范,应该用自己的执著与献身精神感染学生,培养起学生对知识与科学的神圣感和崇敬感。一个不爱知识、贬损科学的人,怎么可能激起学生接受知识和献身科学的动机和热情呢?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一个弄虚作假、投机舞弊、不求甚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怎么能带出有着严格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学生呢?记得一位下海经商的学者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做教师与经商的区别就在于教师

4、要去伪存真,而经商常常是真伪难辨,虚实兼营。”作为教师,应该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不屈从于权贵,不囿于舆论的偏见,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坚持真理、独立思考的正义感和人格魅力。作为教师,只有为人师表,品德高尚,才能训导学生遵纪守法,先公后私,助人为乐。所以,高校必须以德求师,欲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先有德才兼备的教师。二、市场经济的影响与当前的师德问题随着社会转入市场经济,高校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总体说来,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转变了办学体制,更新了办学观念,拓宽了办学渠道,提高了办学经费

5、,优化了高校人才。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毕竟对我们来说是新事物,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体制被冲破了,新的体制尚未健全,徘徊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不仅旧体制的一些弊端有待革除,而且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极易孳生、扩张。在这一背景下,当前高校师德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苗头和不良倾向。市场经济强化了经济问题的社会地位,谋利成为既合法又热门的时尚。一旦成为时尚,不择手段与舞弊现象就成为谋利时尚的孪生子。体现在师德方面,则有种种不良表现:问题之一是学术

6、舞弊。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评审学位点、研究基地等活动,都是学术性很强的活动。但是,有些人则把这一切理解成了“攻关”行为。弄虚作假,刺探情报,以请专家讲学、举办学术活动为由,请评审专家们游山玩水,厚礼馈赠,更有甚者则大把塞钱,把某些企业的不良经营之风带到教育的神圣殿堂。问题之二是“导师经济”。随着在职人员大量攻读研究生,有权有势的学生便成为某些导师的经济资源。市场的行为往往是互利互惠的。导师为学生开绿灯,使一些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甚至外语近乎于零起点的官员,企业家居然以高分考取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然后

7、便可以从不到校读书、上课,却都可以顺利获取学位。学生回报老师的则是厚礼、公款旅游,甚至为老师购房、装修、开办企业。问题之三是炒作学问。的确,学术也需要宣传、广告,扩大影响,但学术不同于商品,更不同于流行音乐,学者也不同于影视明星、歌星、舞星。学术追求的是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但我们常见书评文论中,鲜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书评文论大多流于吹捧与互相吹捧,既不严肃,又充满了市侩习气。问题之四是变相卖文凭,在高校的成人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命题、辅导、考试、评卷“一条龙”作业,有组织的“关照学生”。以提高考试及格

8、率,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以收取更多的费用。问题之五是学阀作风和学术群体宗派化。由于高校大多是近亲繁殖,老师留学生,学生留学孙,学术队伍中大有“家族”化倾向。个别学术带头人有如家长,君临天下,唯我独尊,干预行政,党同伐异,排斥异己,既败坏了学术形象,又不利于人才发展。问题之六是学术商品化。个别学者受商业利益的诱惑,为伪科学张目,替假冒伪劣商品做广告宣传,甚至把学术讲座、普及科学知识混同于推销、传销,如名噪一时的“水变油”等事件。问题之七是教师“老板化”,学生雇员化。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