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ID:9886925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3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_第1页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_第2页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_第3页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_第4页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刘道义这篇文章是徐志勇根据我的讲话录音整理后经我修改而成的。此文虽然不成熟,但简要表述了我对中小学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的一些初浅的认识,提出来请同行们指教。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配套读物、各种练习册、手册、挂图、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教学资料。关于英语教材,我有两个基本看法:第一,Thereisnoperfecttextbookintheworld.第二,Thereisnoimmortaltextbook.任何一套教材都有优缺点,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教材,也不可能成为不朽之

2、作。教材是某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特定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的价值取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材有一个逐步更新的问题,因而不可能像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哈姆莱特》那样,几百年来持续具有生命力。所以,对于一套教材的质量优劣的衡量标准是相对动态的。但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对于评价什么样的教材是好的教材,有一些基本的衡量标准。一套优秀的英语教材,其编写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符合国家各项政策法规教材是精神文化领域的产物,反映社会基本意识形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套教材编出来,哪个国家都能用,这样的教

3、材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为什么我们给教材取名为Junior/SeniorEnglishforChina?意思很清楚,这是特意为中国学生编写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材。首先,教材应当符合我国的各项政策法规,如人口政策、环保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在这些方面教材的编写者应当特别谨慎。这也是一些国外的教材不能直接拿来就用的原因。如一幅关于中国家庭的图画,显示的是多子女,这就不符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最近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作为教材编写人员,我们

4、应当注意学习有关政策的精神实质,自觉地将其贯彻到教材之中。第二,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每一轮课程改革都有各自的特色。上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交际性教学;这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差异,强调发挥学生的潜能、进行探究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等。新课标对于英语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基本理念、实施建议的规定,以及培养学生建立在技能、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基础上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规定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和导向。第三,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强调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必须考虑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和

5、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考虑不同地域的学生的需要。另外,国家课程分为三级: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就要考虑到学校、班级和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这些问题,给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教学留有一定余地,给学校考虑学生需要留有余地,不可把学校和教师自主创新的空间都占据了。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不能过多,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编得太满”,要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留下足够的空间。第四,符合各地教改实际实际上,各地的外语教学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师资、设备和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我们

6、要考虑各地外语教学的差异在教材中如何体现出来。需要指出的是,编写教材不能仅面向城市,而应当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异。教材的编写难度应当适中,有一定的弹性,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根据本地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符合以上编写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以英语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衡量一套教材质量的高低。1.发展性教材编写的程度、分量、体系、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任务等方面必须适应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本轮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实际上,过去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过去的大

7、纲设计(SyllabusDesign),强调外语学科的要求,常站在学科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科为本,以应对考试为主导,片面强调知识而忽视能力,不能考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一套好的教材应当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编写小学教材,就应当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他们好奇、爱模仿,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爱唱,爱跳,爱玩,爱表现。这样,就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等有趣的活动,让小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静动结合,大量接触目的语,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细心观察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就

8、会发现,教材编写所面对的对象很不相同,因此,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编排的体系及活动的设计也就大相径庭。所以,如何编出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的教材,是对教材编写者提出的一项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发现、如何体验、如何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