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

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

ID:9889166

大小:276.4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13

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_第1页
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_第2页
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_第3页
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_第4页
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科普阅读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2014·扬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

2、,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N/kg)小球编号123小球质量(g)2545小球半径(×10﹣3m)5515小球的收尾速度(m/s)164040(1)下列    实验,可以验证“流体阻力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A.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B.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C.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

3、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为       m/s,此时空气阻力为     N,依据     原理。(3)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    (大/小)的收尾速度大。(4)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20m/s时,空气阻力     (大于/等于/小于)重力。(5)轿车的外形常做成      ,目的是             ;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可防止轿车被         (前面/后面)的车撞击时对乘客的伤害。答案:(1)A  (2)16;20;二力平衡(3)大(4)小于(5)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后面二、(2014·安顺

4、)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垃圾发电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将垃圾填埋后,采用科学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因此,垃圾填埋气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解决了垃圾填埋场安全和污染问题,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我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和前期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年总发电量大约可供

5、4万个年用电量为2800千瓦时的家庭使用。(1)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的缺陷有:             等。(2)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  能。垃圾填埋气是一种  能源。(3)请谈谈你在节能减耗、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实事?(写出一点)     。答案:(1)会造成常规污染(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2)电;可再生(3)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随手关灯;不使用塑料袋;不随意丢弃废电池等。三、(2014·汕尾)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位于赤道上空一定高度上

6、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的卫星,它与地球转动同步,故称地球同步卫星。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上升(如图甲所示)、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的连续工作。在赤道上空约为36000km的高度上布设3颗同步卫星,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如图乙所示)。(1)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的点火加速上升阶段中能量转化是:燃料的       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再转化为卫星的       能。(2)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相对于地面

7、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3)马航MH370飞机于2014年3月8日与地面失去联系,我国军方曾利用同步卫星帮助搜救,同步卫星是利用      波来实现陆地与海面上搜救船之间的通信联系,信号从地面发送到同步卫星并返回到地面至少需要      s。(4)地球同步卫星的用途有                    (答出一种即可)。答案:(1)化学,机械(2)静止(3)电磁;0.24 (4)转播电视信号。四、(2014·衡阳)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试

8、于2013年4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已系统地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向自主集成、自主创新的转变,并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6月10日上午,“向阳红09号”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省江阴市码头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