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

ID:9890216

大小:1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4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_第1页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_第2页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_第3页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_第4页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廖观荣等: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5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廖观荣1,林书蓉1,李淑仪1,蓝佩玲1,廖新荣1,王尚明2,杨国清2,简明2,林琳2,陈孝2(1: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2:雷州林业局,广东遂溪524348)摘要:通过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大面积土壤调查,揭示了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其主要特征为土壤剖面形态、土壤化学性、土壤物理性和土壤化物性退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壤养分贫瘠化和土壤水分状况恶化。关键词: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中图分类号:X17;S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8-181X(2002)01-0025-04廖观荣等: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5桉树(Eucalyptus)于1890年引入我国,由于具有速生,干直、耐旱、耐瘠和材质好等优良特性,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大面积种植。我国现有桉树人工林150万hm2。雷州林业局是我国最大的桉树工业用材林基地之一,自1954年建场以来至2000年,发展到4.2万hm2。由于一直经营桉树纯林,桉树全树利用和土壤管理不善,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给林业生产持续发展造成威胁。人们从生产实践中观察到,如不提高营林措施,桉树生长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防治成为桉树速

3、生丰产和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课题。1试验调查区自然条件雷州半岛包括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和湛江五市、县,位于东经109°39¢~110°38¢,北纬20°13¢~21°55¢。属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5,7月份平均气温28.9,1月份平均气温15.2。据雷州林业局林科所气象站观测资料,1987~1996年10a的平均降雨量为1610.6mm,平均年蒸发量为1764.9mm。10a中有6a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每年5月雨季开始,雨量以8~9月最多,月降雨量达400mm以上,这是由于这期间台风频繁,带来暴雨。11月逐渐转旱,以12月至翌年3月,甚至

4、4月,月平均降雨量不超过50mm,可视为旱季。尤其是2~3月,雨量不足,蒸发量很大,使植物处于半休眠状态,迟迟不能萌动[1]。本区雨量不算少,但因时空分布不均,暴雨多,大部分雨水还未来得及渗入土层,便从地表流失而造成冲刷。因此,即使在雨季,也难免雨过之后,很快呈现干旱现象。雷州半岛地貌沿着纵线中央高,东西两边低,南北两端高而中间低。除北部有数个海拔超过300m的低丘外,地形多为台地,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m。成土母质北部为砂页岩和花岗岩,中部为浅海沉积物,南部为玄武岩。土壤有明显的热带土壤特征,风化强烈、土层深厚,高度富铁铝化,颜色深红,酸度大、盐量不饱和。土壤

5、类型主要有浅海沉积物砖红壤和玄武岩砖红壤,其次为砂页岩砖红壤、花岗岩砖红壤。现有植被主要有桉树,松树(Phodonyrtustomentosa)银紫(Aporosachinensis)坡柳(Dodonacavicosa)和鹧鸪草(Eriuchrepallescens)等为常见。由于人为活动使植被破坏,加速了土壤侵蚀。广大台地到处可见侵蚀现象,凡有一定高差的地方、都有明显的冲沟和崩塌。例如纪家林场的高家林队、唐家林场的后塘林队、田西林队、草地林队和调乃家林队等,都有明显的冲沟和严重的崩塌。2研究方法2.1土壤调查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

6、IS)技术,按土壤调查规范,对雷州林业局4.2万hm2桉树人工林地进行了土壤普查。挖掘土壤剖面236个,采集纸盒标本336盒;剖面分析样本624袋。农化混合分析样本384袋。2.2土壤分析土壤分析方法按国家标准局1987年发布的“林林土壤分析方法”廖观荣等: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5(GS7848-7858-78)进行。土壤水分基本物理性质测定,采用严昶升主编的土壤肥力研究方法[5]。3结果与分析3.1历史与现状的比较雷州半岛土壤调查报告,最早见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赵其国、邹国础于1954年11月调查完成的报告[2],该报告列举的典型浅海沉积物砖红

7、壤剖面养分分析结果,与我们于1996年8月在同一地点采集的剖面样本分析结果,列于表1。表1不同时期采样的浅海沉积物砖红壤养分分析结果比较采样时间层次深度pH有机质全N全P全K/cm(水浸提)/(g×kg-1)1954-110~204.79.800.40.190.620~504.77.600.30.260.850~1004.75.100.20.261.41999-110~204.16.100.200.110.1120~504.05.850.190.090.1250~1004.04.150.160.080.14采样地点:遂溪县界炮镇大岭坑南隆缘桉林地上述地点在195

8、4年调查时的自然植被为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