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

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

ID:9891242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4

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_第1页
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_第2页
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_第3页
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胡钧浪作者简介:胡鈞浪,湖南桃江人,1967年11月生,惠州大学经济管理系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内贸部兰州商学院管理信息系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各级各类社科研究课题4项。一、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路:一个现实问题的提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十分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创造国民财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成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基础部分。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环境的制约等,中小企业的效益比大企业明显要低。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低、效益差的原因,已

2、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资金、人才、管理和制度环境四大因素是造成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中小企业产业组织结构上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甚至是战略性的问题。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在努力营造中小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给予其适宜的产业政策引导,以及加快中小企业管理和体制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簇群(enterprisescluster),利用企业集群优势获得竞争地位,提高中小企业效益。二、企业簇群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简要回顾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最早从分工的角度描述了小企业簇群现象的存在。在《国富论》中,他描述道

3、: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者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是由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群联合劳动完成的,因而他所指的企业簇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1909)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簇群现象并将集聚因素引入到企业簇群的定义中。韦伯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简单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集中化,此为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靠多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聚在某一地域,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

4、是有效的地方集聚效应,从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企业集聚的高级阶段。由此可以看出,韦伯更着眼于企业集群这一空间组织形式的表述,即小企业簇群是在某一地域相互联系的同类企业的集聚体。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920)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簇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马歇尔还用随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来说明企业簇群这种现象。在《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Economics)一书中,他指出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地域集中和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企业簇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

5、,相应地,企业簇群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后福特制(Post-Fordism)生产方式的盛行,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还使他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簇群的整体生产效率。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1948)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簇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厂商的规模经济;单个企业联合体的规模经济;某种产业在特定地方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这第三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簇

6、群所具有的规模经济(scaleeconomy)。迈克尔·波特(MEPorter,1998)则是从竞争优势理论角度去研究企业簇群问题。他认为中小企业簇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簇群更多地首先发端于一两家创新性企业,这一两家企业刺激了许多同类企业的成长,他用美国MCI和AOL这两家公司来说明华盛顿特区电信业群聚的现象。波特对中小企业簇群的界定是:某一特定产业(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区域,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竞争优势集合体;集合体的成员包括提供上游零部件产品的供货商,下游的各类分销渠道与客户,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

7、能技术等与该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持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质量标准机构、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机构和贸易协会等。除此以外,国内外其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簇群这一产业集聚现象作了大量解释,如利奇特伯格(RMLichterberg,1960)、亨德森(JVHenderson,1984),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1991)、施米茨(Schmitz,1995)等,国内的曾忠禄(1997)、芮明杰(1997)、王缉慈(2001)等均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簇群的阐述,可见,所谓企业簇群或称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