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

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

ID:9894072

大小:3.90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5-14

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_第1页
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_第2页
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_第3页
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_第4页
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铁路基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评估编号: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评估里程段落:DK163+837~DK165+450XXX勘察设计研究院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沉降观测评估及平行观测项目部2011年12月2签字页:项目名称: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XX标段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评估里程段落:DK163+837~DK165+450平行观测单位签字审定人:审核人:编写人:XX勘察设计研究院(盖章)2011年12月监理单位审核意见:测量监理工程师:甘肃XX监理公司兰新铁路甘青段监理站(盖章)2011年12月17目   录一、项目概况1二、工程地质及水文

2、地质概况2三、平行观测的依据2四、平行观测的方法34.1人员资质34.2仪器设备44.3平行观测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44.4平行观测的精度要求5五、平行观测情况说明65.1观测断面的布设65.2沉降观测的情况75.3平行观测精度分析8六、路基观测成果12七、对比分析137.1沉降板曲线137.2路肩观测桩曲线13附件:附件1:基底沉降板对比曲线图共1页附件2:临时沉降板对比曲线图共1页附件3:路肩观测桩对比曲线图共2页附件4:人员持证上岗证书、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共5页附件5:DK163+837~DK165+450段平行观测线路示意图共2页17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

3、青段预压土卸载沉降平行观测及分析报告XX标段评估里程段落:DK163+837~DK165+450一、项目概况本次路基线下基础工程路基预压土卸载评估段落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州至西宁段站前工程XX标段DK163+837~DK165+450段路基工程,总评估长度1521m,其中有DK164+160、DK164+410、DK165+150、DK165+330四个涵洞。评估区段内DK164+370~DK164+918段2010年11月17日开始路基本体填筑,2011年3月25日所有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成,2011年4月1日完成所有预压土堆载。DK164

4、+918~DK165+450段2010年12月1日开始路基本体填筑,2011年4月4日所有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成,2011年4月26日完成所有预压土堆载。截止2011年12月10日,两段路基段的堆载预压时间均已超过6个月堆载预压时间。DK163+837~DK164+370段于2011年8月2日完成路基基础表层以下主体填筑施工,2011年8月10日完成预压土堆载施工。通过四个月堆载预压期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路基沉降变化已趋于稳定。本段到2012年2月10日堆载预压到期,考虑本段长度比较短,仅有533m17且本标段其他路基堆载到期时间最早到5月份,时间间隔较长为了

5、不影响后续施工,特将本段路基纳入本次评估范围。为了保证本段路基的预压质量,评估后本段路基不进行预压土卸载,并按《细则》要求继续观测,待预压时间到期后,将后期观测数据上报评估单位进行分析,并且由评估单位将分析结果报与专家审核,审核通过后经建设单位同意再进行该段路基的卸载工作。XX标本次预压土卸载评估段落里程为DK163+837~DK165+45段。路基总长度1521m,平行观测共选取560m,平行观测在DK163+837~DK165+45段内选择164+560~DK165+120段。该段路基按照施工设计图要求共布设观测断面14个,实测完成堆载预压段落路基包括

6、:14个基底沉降板,14个临时沉降板,28个路肩观测桩。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工点范围属于典型的干旱浅山山区,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发育后期地貌,间有第三纪红土交错出露,现代侵蚀发育程度中等。工区范围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沙质黄土,卵石土,上第三系泥岩。本段大部分黄土土体厚度为3~100m,黄土层下方为河道冲刷堆积形成的卵石层。工点地震动峰值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水文地质:工点范围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08mm,其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

7、量的80%以上,且暴雨频繁;热量资源水平分布不均,年平均气温4.0℃,≥10℃积温2037℃。工点右侧100~200m17为湟水河,常年流水,水量较大,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沿线地表水主要为河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融雪,水质良好,对圬工无侵蚀性。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融雪以及湟水河河水补给,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0.5~4m,最大冻结深度1.05m。工程地质:根据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前期的勘察设计和现场的施工情况,工点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①砂质黄土:分布于地表,厚1m,灰黄色,以粉粒为主,土质不均,稍湿,稍密,

8、Ⅱ级普通土,σ0=120KPa;②细砂:局部地区分布,厚1m,灰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