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

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

ID:9901303

大小:18.1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4

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_第1页
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_第2页
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_第3页
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_第4页
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一、危岩体的地质特征1二、水文、气象特征2三、危岩体可能造成滑坡、坍塌等形成的原因3四、处理危岩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五、危岩体的基本特征4六、危岩体的处理方案6七、危岩体处理方案的施工工序67危岩体处理技术方案一、危岩体的地质特征XX特大桥所在地隶属卢氏县双槐树乡和五里川镇的交界地段。桥址区域内有一条S331省道可以通往,交通条件较便利。该桥位于河滩漫滩地形及河谷陡坡地形,桥梁整体沿五里川河纵向展布,多穿插于陡峭山坡坡脚,所处地形变化较大。特别是K27+970~K28+080段呈陡崖状,岩体较破碎,上部外

2、凸形成反坡,且岩石节理裂隙很发育,施工过程中对山体的扰动极易造成岩石坍塌,对桥梁施工过程及后期运营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桥址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冲洪积成因的砾石,缓坡处的残坡积的角砾,碎石、粉土;基岩为中元古界峡河群界牌组的变粒岩及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大理岩,桥址区钻探揭示自上而下详细叙述如下:⑴人工填土。⑵卵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变粒岩,中、粗砂充填,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12.8m,主要分布于五里川。⑶角砾成份为石英岩、大理岩、变粒岩,局部含少量碎石,间隙较多粘性土填充,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13

3、.5m,其主要分布于山体缓坡处。⑷强风化大理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多为软岩-较软岩。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0.5m,仅分布于卢氏台附近。⑸强风化变粒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以软岩为主,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5.4m,分布于桥区内大多数地方。7⑹中风化大理岩:层状构造,节理不发育。以较硬岩为主。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27.5m,分布于桥台两岸及k27+500~k28+450段的处大部分地区。⑺中风化变粒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以较软岩-较硬岩为主,钻孔揭示最大揭示层厚25.7m,分布于除两桥台大部分地区,为桥址区的

4、主要地层。桥址岩体中仅发育小型的断层及褶皱,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断裂构造迹象。桥址区岩体节理面倾斜角为30~60°,岩体破碎-较破碎,岩体软硬不均,岩块单轴抗压强度值离散性较大,主要原因沿裂隙面破坏时抗压强度值小,其分布两岸桥台岩体结构类型为破坏破裂状结构,一般具有连续性强、贯通性好的特点。在卢氏台边坡开挖易沿节理面产生崩塌或危岩体,施工时应引起注意。总体而言,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桥址区于K27+970~K28+080段跨越陡坡坡脚,该段自然坡度约500~600,坡向约210,岩层产状2250∠610,发育

5、有3组主要节理分别为J1:2950∠25(1条/m)0,J2:1530∠15(1条/m)0,J3:00∠45(1条/m)0均成微张或闭合状态。二、水文、气象特征本标段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为温暖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2.6~15.1℃,年无霜期为184~22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30.5~845.3mm,其中夏、秋两季(5-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尤其7、8两个月降雨量较为集中;在空间上降雨量受地形影响,山岭、山峰去降雨量较大,且多表现为暴雨,谷底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降雨量大于

6、8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65.3~1524.2,其中5~8月蒸发量较大,约占全年的60%以上,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89%,平均潮湿度0.41~0.62。该桥位于河滩漫滩地形及河谷陡坡地形,桥梁整体沿五里川河纵向展布,多穿插于陡峭山坡坡脚,所处地形变化较大,河谷宽110~120m,河床最低标高758m,桥台处地形最大标高852m,地形相对高差94m7。五里川河为常年流水,改河是周边地表水向外排泄的主要通道,在暴雨时地表汇水区域较广,且物质来源较丰富,易形成山洪,并携带较多土石方,在局部路段随着山洪

7、携带物质的增多,可能形成水石流。三、危岩体可能造成滑坡、坍塌等形成的原因1、地形地貌条件危岩体后壁山体较陡峻,有利于滑坡的形成。2、地层条件危岩体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冲洪积成因的砾石等松散沉积物,厚度较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下部基岩为中元古界峡河群界牌组的变粒岩及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大理岩。因此,上部土体松散,有利于地表水入渗,下伏基岩为片岩。是较好的隔水层,易于在堆积物与片岩的接触面形成一薄弱层,在松散土体本身自重的作用下,有利滑坡或灾害的形成。3、水文地质条件水是诱发滑坡形成的外在因素,危岩体

8、后壁在地形、地貌上呈明显的陡峭状,加之滑体土质结构松散,有利于地表水入渗,故在雨季特别是长期降雨时,使危岩体湿度、重度加大,而滑床为片岩,是较好的隔水层,致使抗滑体抗滑力及抗剪强度下降,对危岩体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四、处理危岩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该危岩体一旦失稳,将危及坡下方为桥面、墩柱、承台以及会对今后运营的危害更大,目前该危岩体尚未排除。该危岩体若受到边坡坡脚开挖的影响,坡体可能失稳,会造成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