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

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

ID:9903105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4

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_第1页
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_第2页
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_第3页
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_第4页
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陈垣先生《萨都刺疑年》补证刘真伦内容提要:萨都剌卒于后至元四年四月至后至元六年底的说法无法成立,萨龙光有关至正八年以后的作品系年也不可靠,萨都刺卒于至正十五年以后的说法同样难以成立,内证、外证能够互相印证萨都刺卒年,应定在至正七年之后,至正八年七月之前较为妥当.关键词:萨都刺卒年内证外证有关萨都刺卒年的说法主要有三种:其一,至正十五年(1355)以后说。这一说法出于清人萨龙光。萨龙光校注《雁门集》,将萨都刺诗歌逐篇进行编年,其编年的最后时限,即是至正十五年。其二,至正八年以前说。此说出于

2、陈垣、先生《萨都刺的疑年》,文章据杨维桢《西湖竹枝集》的记载,确定萨都刺卒年下限为至正八年(1348);并根据萨都刺为干文传七十大寿所作的《法曲献仙音》一词,考定了萨都刺卒年上限为至正五年(1345)。此后《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二期张旭光《萨都刺生平仕履考辨》一文,根据萨都刺《为姑苏陈子平题黄公望山居图》“尘途宦游二十年馀”一语以及干文传至正七年丁亥为《雁门集》作序时萨都刺尚存的事实,将萨都刺卒年的上限推到至正七年。以上两说都能将元人的记载和萨都刺本人的作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虽然其结论仍可商榷,但言必有

3、据,慎重谨严,使得他们的结论都能够自成一说.有关萨都刺卒年的第三种说法,是后至元四年(1338)四月至后至元六年(1340)底。这一说法,出自《文学遗产》1993年第五期发表的《萨都刺卒年考》①。此说以虞集《傅与砺诗集序》为基本依据,通过考证干文传《雁门集序》以及萨都刺《法曲献仙音》一词为伪托,断言“《雁门集》中没有其他作品能确定作于至正元年之后”。如果这一判断能够成立,那么,萨都刺卒于后至元末年的结论,也可以聊备一说。这一判断的前提是全盘推翻萨龙光、陈垣、张旭光等人有关萨都刺至正年间一系列作品的系年考证,应该是

4、不言而喻的。但除了《法曲献仙音》一词之外,该文对萨都刺的相关作品没有进行任何辨析就得出了上述结论,这样的考证方法很难令人信服。更何况该文对干文传《雁门集序》以及萨都剌《法曲献仙音》一词的证伪,也还大有可议。由此看来,逐一辨析涉及萨都刺卒年的相关史料,对于解决萨都刺卒年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内证辨析之一:可以确认为至正年间的作品卷十二《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②,萨龙光编于至正三年。按:郑元祷长住苏州;张雨于至正二年提举杭州开元宫,也频频往还于苏杭之间;杨维桢则于至正

5、初提举杭州四务。陈基为黄酒弟子,至正初黄f晋在京期间,陈基一直随侍京师,至正三年始随黄浯归江南。到至正七年黄浯起为翰林直学士,陈基又再次北上。至正十年黄潘南归,陈基再回苏州。但至正十年陈基还吴时,杨维桢已去松江,见《玉山草堂分韵诗序》。至正十一年以后,张雨已经去世。所以,萨都剌与杨维桢、张雨、陈基等人同游虎丘,只能在至正三年到至正七年之间.卷十二《席上次顾玉山韵》,萨龙光编在至正三年。按:顾瑛4金粟道人顾君墓志》:“逾四十,田业悉付子婿,于旧第之西偏垒石为小山,筑草堂于其址。左右亭馆若干所,傍杂花木,以梧竹相映带

6、,总名之为玉山佳处。”④顾瑛四十岁,为至正九年,见明殷奎《强斋集》卷四《故武略将军钱塘县男顾府君墓志铭》。今检《玉山名胜集》,其玉山佳处诸亭馆中,最早的碧梧翠竹堂始建于至正八年,杨维桢有《记》述其事。至于一时名人聚会玉山,则始于至正八年二月十九日,见杨维桢《雅集志》。《玉山名胜集》载“玉山草堂题句”为虞集隶颜,虞集卒于至正八年五月,那么玉山草堂的兴建,应该在此之前。萨都刺《席上次顾玉山韵》一诗应该作于至正八年初或稍前.卷十二和靖墓》,萨龙光编入至正四年.林逋祠堂始建于至元已卯,即顺帝后至元五年,见叶森《墓堂记》。

7、诗云:“表墓有铭祠有奠。”则作于后至元五年以后无疑。根据萨都刺本人行踪考察,至元二年春人闽途中,曾经过杭州,但当时林逋祠尚未修建;此后再到杭州,已是至正年间。所以《和靖墓》一诗,也是至正年间的作品.卷十二竹枝词》,萨龙光编入至正四年.此篇确属唱和张、杨之作,《西湖游览志馀》对此‘有明确记载。在没有确凿的反证之前,我们只能根据田汝成、萨龙光的意见,将这首作品编入至正年间.卷十三《过广陵驿》,萨龙光编于至正六年。其说云:“‘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过江载得秋多少,老雁一声霜满天。’此公除燕南照磨时同王伯循济扬

8、子江绝句也。’寒砧万户月如水,寒雁一声霜满天。’此公题扬州驿律句也。皆系顺帝元统二年甲戌之作。至是十有三年矣。首二句现前之景,中四句摘二诗并而为一,皆十年前之景。末二句见作客栖迟,十年只如一日也。兹不因编次公集,读者几何不误以三诗为骈枝乎?”萨龙光的理解是准确88STUDIESOFETHNICLITERATURE的。此诗中二联用旧句以再现当年风物景况,是为了表现江山如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