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

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

ID:9909152

大小:4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5

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_第1页
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_第2页
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_第3页
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_第4页
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甲型h1n1 流感与流感大流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甲型H1N1流感与流感大流行作者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作者简介:何剑峰(1966—),男,大学本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及相关研究何剑峰,张正敏1.流感大流行流感大流行是指当人类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包括旧亚型的重现),人群普遍缺乏相应免疫力,造成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引起全国、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流感大流行具有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可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生命与社会、经济的损失。1.1历史上的4次流感大流行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的流感大流行,自上世纪有明确记载的就有四次,第一次大流行

2、发生于1918—1919年,称为“西班牙流感”(SpanishInfluenza)。当时导致约7亿多人感染,2000多万人死亡,而且死亡者多为青壮年,是人类史上已知的最大瘟疫之一。回顾性研究发现引起这次大流行的病原体是H1N1亚型病毒,而且该病毒的8个基因节段全部来自于禽类,种系发生分析表明,这次大流行的流感病毒的HA基因虽更接近于禽流感病毒,但它属于哺乳动物流感病毒,有人推测可能是禽流感病毒全基因先传给猪再传给人。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1957年,称为“亚洲流感”(AsianInfluenza),最早出现于中国贵州,由H2N2亚型(也称

3、甲2亚型)病毒引起,这一亚型是人和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其HA、NA、PB1三个基因片段来源于禽流感病毒,其余的基因片段来自当时人流感病毒。第三次大流行发生于1968年,称为“香港流感”(HongKongInfluenza),最早出现于中国香港(后经回顾调查,广东、上海等地比香港还要早),由H3N2亚型(也称甲3亚型)病毒引起,这一亚型也是人和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其HA和PB1基因来源于禽流感病毒,其余的基因节段来自当时人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HA基因被禽流感病毒的等位基因取代,由其表达的HA抗原(在病毒表面)属禽流感病毒

4、的HA,当时的人群缺乏相应的HA糖蛋白的中和抗体,从而引起了世界大流行。第四次大流行发生于1977年,称为“俄罗斯流感”(RussianInfluenza),由H1N1亚型引起,后经调查发现,最早出现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传播较慢,主要侵袭青年人和中小学生。唯独这次大流行的毒株与禽流感没有直接关联,对于此次大流行,有学者(Scholtissek等)认为是在一定条件下人流感与动物流感发生第二次重组,从而使旧亚型毒株又重新出现,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次大流行的毒株可能来自于隐藏在冰冻地带、动物宿主体内或者是从实验室意外逃出。1.2流感大流行的威

5、胁流感大流行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引起大流行的流感病毒不具免疫力,感染和患病率预期将高于季节性流感,使得大量的受感染人口将需要某种形式的医疗保健,可很少有国家在开始时能具备应对大量突然患病的病人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二是在大流行之初及其后的数月,两项最重要的医疗干预措施,即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供应缺乏,不能使全人群通过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大流行期间甚至不能获得疫苗。三是从历史上来看,一次大流行的死亡人数存在着很大差异,死亡率主要取决于下述四个因素:受染人数、病毒的毒性、受染人群的基础特

6、性和脆弱性以及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死亡数字估计完全是猜测性的,世界卫生组织为此使用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估算:低至200万、高至740万人死亡,这一估算的基础是1957年相对轻度的流行,如果是以近似1918年发生的更强的病毒为基础进行估算的话,这一数字可能会更高。四是流感大流行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破坏,因为大流行可能让社会中出现疾病高发率和工作人员高缺勤率的情况;在过去的历次大流行中,流行高峰不是一过性的,都是两次甚至三次高峰。当缺勤率大到损及能源、运输和通讯等基本服务时,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动荡。上述这些均是大流行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1.

7、3流感大流行的应对1.3.1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为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WHO曾于1999年发布了流感大流行防备指南,并在2005年进行了修订,2007年《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实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解决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框架。对流感大流行划分为六个不同防御阶段,并对不同的阶段(大流行预警阶段、大流行病毒的出现阶段、宣布大流行及其随后的国际传播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并确定了政府、工业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职责。1.3.2流感大流行应对目的与措施流感大流行应对目的是指为减轻大流行的危害,因此必须针对大流

8、行前、大流行期间及大流行后采取不同预防控制措施。各项准备与措施通过各级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专业部门共同努力,来实现以下目的:及时监测、预测预警流感的大流行;延迟或减缓流感大流行的传播速度;在流感大流行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