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

ID:9910059

大小:2.87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5-15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_第1页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_第2页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_第3页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_第4页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路隧道工程是XX路改造工程的一部分,XX路改造工程由XX路地下通道、两侧排水管道、西广场人行地下通道及雨水泵站组成。XX路地下通道由隧道和引道组成,全长约1000m。隧道为闭合框架结构,采用整板基础,跨度22m,长约540m;引道为钢筋混凝土U型槽或毛石混凝土挡土墙结构,拟采用整板基础,跨度22m,长约460m。排水管道沿道路两侧布置,雨水泵站基底尺寸约9m*8m。本监测项目为对XX路隧道工程深基坑开挖及施工过程进行监测。1.2道路沿线基本情况XX路现状道路宽约60m,道路中设有双向2

2、车道高架桥(已于隧道施工前拆除),桥宽10m,全长900m,XX路两侧分布有几个较大的公共场站和车站,路西侧主要有航海长途客运站、XX路西侧公交枢纽;东侧分布有武昌火车站、宏基长途客运站。主要单位有武昌区千家街小学、WW市公共客运交通监察办公室第三管理站、九州饭店、中铁快运公司、七一九研究所等。图1-1XX路隧道XX25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路现为进出武昌火车站的唯一道路,其车流量极大,且车行、人行交错,交通极为繁忙。1.3管线现状本工程范围内道路沿线现状地下管线较多,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有线电视、路灯及交通信号等管线。

3、除电信、电力、部分给水管布置于现状人行道上外,大部分管线布置在车行道下。隧道开挖主要影响的管线有排水箱涵、煤气、给水。人防埋深约9m~12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净空尺寸为3m×2.55m,零散分布,隧道北敞口段东侧分布较多。1.4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及地形地貌特征WW地区属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寒夏热,春湿秋旱,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冬季少雪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6.3度,极端高温41.3度,极端低温-18.0度。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三级阶地,地区内地势较平坦,局部地段稍有起伏,地面标高在22.94m~29.05m之间变化。1.5场地岩土

4、构成及其岩性特征根据地质报告,本场地主要分布地层有:人工填积(Qml)和第四系湖(塘)相沉积(Ql)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志留系强风化泥岩、石英砂岩。各岩土层具体的分布埋藏条件、野外鉴别特征列于下表:表1-1岩土层性质特征描述表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年代成因层顶埋深(m)层厚(m)颜色状态湿度压缩性包含物及分布特征土石等级(1-1)杂填土Qml0~1.20.4~3.5杂密实干主要有沥青及混凝土组成的地坪、其下夹碎石、片石等,全场区分布。Ⅰ(1-2)素填土Qml0~2.40.3~5.9褐

5、~黄褐松散稍湿高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夹少量碎石、砂等,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Ⅰ(1-3)淤泥Ql1.6~3.20.5~3灰~灰黑流~软塑湿高含有机质、腐殖质、有臭味,场区局部分布。Ⅰ(2-1)粉质粘土Q4al2~51.3~6.4灰~褐灰可塑稍湿中~高含铁锰氧化物、云母片及白色高岭土条纹,场区局部分布。ⅡQ4al0.7~70.5~5.9可塑稍湿中Ⅱ25深基坑监测总结报告(2-2)粉质粘土灰褐~黄褐含铁锰氧化物、云母片及白色高岭土条纹,场区部分地段分布。(3-1)粉质粘土Q3al+pl0.5~111.1~13.2黄褐硬塑稍湿中偏低含铁锰氧化物

6、及条纹状高岭土,场区绝大部分地段分布。Ⅲ(3-1a)粉质粘土Q3al+pl11~141~2.5黄褐可塑稍湿中含铁锰氧化物及白色高岭土条纹,场区局部分布。Ⅱ(3-2)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Q3al+pl9~60.65~12.5褐黄可塑很湿中含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混有少量粉土、粉砂,场区大部分地段分布。Ⅱ(4)粉砂Q3al+pl16~24.50.6~16褐黄中密饱和中含氧化铁、云母片,粘粒含量高,混有少量粉土、粉质粘土,整个场区均有分布。Ⅲ(5-1)中砂Q3al+pl21~372~13.5黄中密~密实饱和中偏低含云母片及粘性土,局部地段夹砾

7、石,部分钻孔揭露。Ⅲ(5-2)角砾夹中粗砂Q3al+pl33~401~7黄密实饱和低局部夹少量卵石,部分孔揭露。Ⅲ(6)卵石夹粗砂砾.4Q3al+pl29~431.4~8.6黄密实饱和低卵石成份以砂岩及石英砂岩为主,磨圆度一般,部分孔揭露。Ⅲ(7-1)粉质粘土Q3pl178灰~褐灰可塑稍湿中偏低仅个别利用孔出现Ⅲ(7-2)粘土Q3pl+el24~251.4~7褐黄硬塑稍湿低仅个别利用孔出现Ⅲ(7-3)粘土Q3pl+el25.4~354.4~11灰~青灰硬塑~坚硬稍湿低仅个别利用孔出现Ⅲ(8)强风化泥岩、石英砂岩S2f17.5~47.6

8、未穿透灰绿~黄绿坚硬稍湿低仅利用孔揭露Ⅲ场地各土(岩)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相关设计参数见下表:表1-2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地层编号及名称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综合建议值fak(kPa)Es(MPa)Nfk(kPa)f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